昨日与朋友乘坐地铁至市区办事,刚进地铁他说,到了站叫我一声,然后找了个座位把耳机一塞眼睛一闭便把自己“与世隔绝”了。快到站的时候,我怎么喊他都不动,最后只能把拽起来。
他取下耳机一脸茫然地对我说,到站了吗?
我说,是啊!你是不是睡着了?
没有啊!我在听音乐。他答到。
我继续问,听谁的歌听得这么入神?
吴克群啊,你知道的,他是我偶像,他笑着说。
吴克群?你知道吴克群突然患了“突发性失聪”吗?我边走边问。
什么?失聪?你怎么知道的。朋友惊讶地问。
我说,就刚才在地铁上看到的新闻啊,不信你可以看看。
他马上掏出手机,急忙搜出那条新闻。
看了半分钟后失望地跟我说,哎!太可惜了,不知会不会影响他唱歌。
其实当看到吴克群突发性失聪这则新闻时,我也是很惊讶地。
记得上高中那会我也很喜欢听他的歌,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把他那首“我是吴克群”中的“吴克群”改成自己的名字来唱。
很多人认为,听力失聪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但是有研究表明,失聪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有人做过这样一项研究,对某高校3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已经出现了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超过了1000人,所占比例接近30%。个个都是风华正茂、活力四射的年纪,为何会遭受听力损伤的侵害呢?
——戴耳机听音乐。
在上文对高校学生的调查出中,有99.8%的学生都有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其中每天使用耳机2小时以上的超过20%。同样地现在很多上班族都有戴耳机的习惯,且为了营造更好的音乐气氛往往会把音量调到很大以压过周围的噪声,长此以往,听力必定受到损伤。
——经常出入酒吧等嘈杂场所。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娱乐和情调,特别是公司白领、成功人士更是经常出入一些酒吧和KTV场所。休息时间纵情娱乐一下没什么不好,但是请注意,噪声性耳聋可能正在向你逼近。正常情况下噪声在超过90分贝的强度时就会引起耳朵不适,如果超出120分贝就可能对耳蜗造成永久性伤害。割草机的分贝数就有100dB,酒吧等场所背景音乐的分贝数还会更高。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之下,耳蜗很容易出现问题。
——不正确接打电话。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尤其是刚接通的一瞬间,对耳朵的辐射最大。耳鼻喉科专家提出,手机在通话过程中离耳朵最近,耳朵接收的辐射也是最强的,电磁辐射的时间越长、音量越大,对耳朵的危害也越大。电磁波的辐射会造成短时间的耳鸣、耳闷、记忆力下降。
——压力大,不注意劳逸结合。
开头我们提到过最近的新闻:艺人吴克群一边筹拍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边创作歌曲,加上他的副业潮牌开店计划,他因此经常性失眠,睡不着就起床写歌。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左耳不断耳鸣,甚至因左右耳压不均,经常性头痛欲裂、眩晕,他一度到诊所清耳朵(耳屎),但状况依旧不见好转。后来通过耳鼻喉科的精密检查,才被诊断出是“突发性失聪”,听力只剩六成,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恢复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不良的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油炸食品,吃腌制食,小麻椒,糖果点心和长期饮酒,也会使听力下降。
—— 掏耳朵的习惯。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不管有没有异物都想去掏一掏。如果方法不当,会将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如果挖时用力过度、使用尖锐的挖耳器具,会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就会形成外耳道炎;还有人挖耳时将异物如棉花、火柴头等遗留在耳道内。
——不正确使用药品。
有的药物对内耳会造成损害,因此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果本身听力就不好,就要少用或不用以下这些药品:
1、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小诺霉素等。
2.大环脂类耳毒性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3.其他耳毒性药物有:
①阿斯匹林,若每天服用六至八片,可能会伤害內耳。
②化学治疗的药物:治疗癌症的药物,通常医护人员会监控药物用量,预防耳毒效应。
③非类固醇抗炎药物:若每天服用六至八片,可能会伤害內耳。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洁霉素、白霉素。
④奎宁:若服用过量会对內耳产生毒性。
听力是人们接收语言的一种能力,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旦失去,不会失而复得,因此对听力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那究竟要如何做才能让我们有一个持续清晰的听力呢?建议可以从下面几点去预防:
——保持低音量
经常戴耳机,尤其是戴内置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此外,要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噪声环境下用防护耳塞,这在一般劳保商店都能买到,可有效阻隔一部分噪声,保护听力。
——限制从事有噪音活动的时间
·让听觉器官不时短暂休息。
·避开巨大声响。
·限制每天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时间。
——注意饮食,劳逸结合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措施。
——监测听力安全水平
利用智能手机技术测量噪音暴露水平,使自己了解来自个人音频设备的噪声性听力损失风险。有些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显示以分贝为单位的噪音强度,表明接触的噪音等级是否危险。了解你的产品及其安全特征和听力安全水平。
——注意听力损失的迹象
如出现耳鸣,或听门铃、电话铃和闹钟铃等高音时有困难,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在电话上),或在餐馆以及其它社交场合等嘈杂环境中跟不上别人的谈话,则应寻求听力保健专业人员的帮助。
——定期检查听力
利用学校、工作场所和社区提供的服务,定期检查听力。此类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损失的初步迹象。
今天的内容有点多,如果大家看得有点混乱,那就get到下面这张图的内容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