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坚信的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但在10月份看了《微细惯》这本书之后,我的想法变了。
9月份加入格格读书会,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坚持早起,但是习惯了6点多起床,加上一到节假日照顾孩子,早起就会成问题,直到11月份,我才踏踏实实的坚持了26天的早起,而且即使没有闹钟,到点自己就醒来了,养成了自己的生物钟,下一步是在早一点。
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坚持看书,大部分时间还是上下班地铁上,前两个月做的还不错,但过去的11月份有点差,王朔先生的《侄女儿书》写的2034年总是让我出戏,不像其他的书读着读着就忘记时间了,自然也有自己的原因,总之这个月书籍看了0.7本。
但从11月1日,我开始养一个新的微细惯,那就是坚持每天抄法条。是的,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每天看十分钟法条,不能不承认的是年纪大了,只用眼睛看,甚至用心看了,都不如拿笔写一下效果好,一边写一边琢磨,一边看这个法条和其他法条的关联,一边记忆。
一个月下来,自己感触最大的是,之前很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很多似是而非的内容,不再那么模糊,,也开始学会了思考这个法条的延伸,遇到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法。
有两次的经历我一直不会忘。
一次是早上刚抄完法条,白天的时候有人咨询我,然后我非常专业地对答如流,我能看到对方的崇拜的延伸,称我为不愧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其实我知道只是因为我刚刚抄写过相关法条。
第二次经历就是因为看了相关法条,在一个案件中,我多想了一步,然后开庭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法官在拿这个法条做文章,这对我的当事人是极其不利的,在发表答辩意见时,我引用了其他相关的法条,把法官的思路堵住了。从我的答辩意见后,法官对我这个小助理的意见变了,每一次我方发表完意见,都会问我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最后让当事人考虑调解的意见时,法官直接给他说,你这个律师都清楚,你直接问她,她能给解释清楚。
很多人误解学法的人都会背诵大量的法条,但是其实大学的时候并没有,我们也只是记忆最常用的;上班之后更是只看跟工作直接相关的个别内容;司法考试的时候,大多也是理解为主,个别重点记忆。
在我3月份正式上班前,老师给我讲过之前背了一年法条的同事的经历,我觉得那是偶像,但是自己没有那么做。上班第一个月,有背过法条,但是坚持一个月就中断了。
这一次微细惯,每天的目标是抄写10分钟法条,这是基本上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放弃的习惯,所以我坚持下来了,尽管有好多日子不只是10分钟。其实,也不完全是每天坚持,比如27号,哄孩子睡着了,结果真的忘了。
整体来说,坚持地很好。希望一年后,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扎实的基础,说这是在弥补大学时偷下的懒,也不为过。
但其实,是什么都不重要,微细惯,坚持,融入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