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我和小的约定好今天要收拾他。老大好奇的来到小宝的房间,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不玩电脑,都会到弟弟房间闹腾一会,而且还有点粘人、撒娇的感觉。
小宝写着作业,还时不时的自言自语,今天我非要写到20页,其实这句话孩子是在暗示我,我坐在哪里写着每日一省,不做声,让他自己好好的反省反省,(应该是院长教的平衡技术吧,不做评判,让孩子在自己的情绪里待一会,让他自己反思)。孩子看我没有反应,过来直接问我,妈妈,可以不打我吗?我知道错了。此时坚持原则,温和而坚定的告诉他,不可以。
于是,我拿着尺子带他到客厅狠狠的打了他的手,记忆中这是第二次打他。右手打了三下,他祈求眼神,可怜兮兮的问我,妈妈可以打轻一点吗?坚定告诉他,不可以。孩子又问,可以换个手吗?因此又在他的左手上狠狠惩罚了他。和孩子聊了一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假期的努力方向和计划,让他知道原因,(觉得这个环节做的不好,应该不能给他讲道理,让他自己反思两天,两天后两人再谈)。事后,和孩子一起去洗刷,我先回房间,在房间等他。
总结:今天虽然打了孩子,但是孩子没有情绪,打完后好像没有往日的那种捏着拳头想揍我的感觉,而且情绪调整很快,开开心心的洗漱。人生真的需要导师,不学习真的不知道科学打孩子,还有流程。以前都仗着自己是长辈,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最后伤了亲子关系,还给自己埋下雷。最后还哭诉孩子不听话,原来是自己错误的教养模式把孩子养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