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2019年3月30日)
1
《若非此时,何时?》,是犹太裔意大利化学家、小说家普里莫·莱维的唯一一部长篇虚构作品。莱维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历者,欲通过此书向那些为了尊严和自由而奋战的犹太人致敬。
2019年3月24日(周日)下午,在乐堤港单向空间一楼看到此书。
最先是被书名强烈吸引。
停下来翻阅。然后决定抽时间细看。
记下了犹太人智慧羊毛卷《塔木德》里的话——
“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
我若只为自己,我是什么?
若非此时,何时?”
2
去单向空间是为参加 “毛姆和现代间谍小说——《英国特工阿申登》杭州沙龙”。
截至3月20日(周三)中午收到活动消息时,我其实尚未读过毛姆任何一本间谍小说。
但“单向空间“加上“毛姆“,让我在第一时间就决定参加。并且,立即网购了毛3(毛姆的短篇小说全集3)《英国特工阿申登》。
周五傍晚收到书,当晚以及第二晚以及周日上午,都奉献给了该书,读完了大半。很多句子下都用铅笔划了线。比如——
“那里有座历史悠久的宫殿,沧桑地铺开在岸边,见证过阿申登很多浪漫的时光。往事拨动心弦,阿申登发现自己心头竟微微有些刺痛。”
“生活是迷人而哀伤的,没钱很凄凉,可钱又不是万能的,一方面,我们都是过眼云烟何必费心,可另一方面,这一切又都是这么有意思,这么妙不可言,说到底,我们只能尽力享受当下。”
活动中,本书的中文译者、嘉宾陈以凯为大家朗读他最喜欢的书中段落,竟然也选择了关于“宫殿“的那一段。有点惊喜。
主持人问陈以凯最喜欢毛3中的哪一篇?他说是《哈灵顿先生的送洗衣服》。而我真心喜欢读过的每一篇(全书共7篇,已读5篇)。但最打动我的貌似也是关于哈灵顿先生的那篇。
我真正想说的是,毛姆的间谍小说写得真是太好了。那种好,既源于文字,更关乎内心。若非有一颗对人世满怀悲悯的灵魂,断无法像这般深刻而诚实地、不加干涉也不予评判地呈现非常情境中的复杂人性。
想起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所写:“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这句话貌似有无限宽广的适用范围,可要真正做到又何其难,包括对于一个作家。
而毛姆在这本书里几乎做到了极致。
3
其实,我不太喜欢白天。
确切说,是不喜欢自己在白天很多时候的状态。
好在还有夜晚属于自己。
“看清事情本质,看淡事情本身”。
好吧,我记住了。
4
在豆瓣上订阅了音频节目《诗歌让我们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
这个春天,上班路上听诗歌,下班路上继续听歌。
5
想重新整理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
这两年读得实在太过杂乱。以致2018年的读书小结都不知从何写起。
毛姆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而要把这避难所建得足够坚固,终究也还需要一些章法。
6
回家忘带钥匙,门敲了好久不也见我妈出来(估摸她去了阳台)。心里有点急躁。
随后听见猫大嘴在门里边急切地“喵喵”。我立马就觉不急躁了。甚至开始欢喜了。
因为有大嘴替我急了。
真好。
待终于进了家门,想好好跟大嘴表示一下,它却若无其事走开了。
7
上周樱花们还只见花不见叶如梦如幻如雪,这周却已是细细嫩叶映衬浅浅粉花。
不久前还在听汪峰唱“我闻到初春的味道,那如同儿时梦境新鲜的芬芳”。
转眼间春天已盛大绽放。
其实想感叹一下时光。
却又忽然懒得感啊叹了。
因为春天里还有太多太多让我牵肠挂肚的东西。
比如青、蕨菜、马兰头。
又比如桃花、油菜花、豌豆花。
诸如此类。
挂念不如相见。不如,就赶快去见吧。
趁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趁我心明媚,今生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