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好汉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其中有一对人物非亲非故,却被认为是“兄弟”,经常同时提起,只是其中的失败者却一直世人被嘲笑,这就是水浒的
真假李逵
李逵刀下鬼"李鬼"
《水浒传》 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记载李鬼的故事,李鬼在穷山僻壤中,没有生计,选择在乡间收“买路钱”,遇到落单的路人,用“李逵”的名号吓唬一下,路人留下钱财,李鬼拿了钱财养家。
记载中李鬼那段时间,印堂发黑事事不顺,一连守株待兔蹲守十几天,没遇到一个落单的路人。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却是真的李逵,一脚被踹倒在地,只好高喊“好汉饶命”,哀求之下,搬出九十岁老母(古人这么长寿?)谎言,好在李逵也是寻母,“杀人不眨眼的魔君”放了李鬼让该做其他营生。
故事本来就结束,但倒霉的李鬼偏偏和李逵走一条道,遇见一大嫂,说了经过,却被李逵听到,本想弄点迷药,拖延时间和再弄点银两去城里,本没想押解到县衙,被官府剿匪怕了的李逵怒火烧身,浑身直痒痒,将李鬼按翻在地,身边掣出腰刀,早割下头来。
好汉“李逵”的大口吃肉
水浒中好汉餐饮的标配的“二斤牛肉,三碗好酒”,作为好汉的好汉,李逵的餐饮自然是无肉不欢,但却不是常见的牛肉,是人肉。砍掉李鬼的头颅,是否泡酒不得而知,但却有记载“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把些水洗净了,灶里抓些炭火来便烧。一面烧,一面吃。”,除此之外还有多处食人肉的记录。
在李逵的食谱中,应该是有小孩的。在《水浒传》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出现了一个“年方四岁,生得端严美貌,乃是知府亲子,知府爱惜,如金似玉。 ”的可爱孩童,他就是关仝因私放雷横而刺配沧州后遇到的小衙内。一见到关仝就“径走过来,便要他抱。 ”“双手扯住关仝长髯说道‘我只要这个胡子抱’” ,知府一家对关仝也是格外信任。 可是好景不长,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舍不得这个“一表非俗,貌如重枣,美髯过腹 ”的关仝,早就盘算着怎么把他赚上山来坐一把交椅。在吴用和雷横的一番好说歹说之后,朱仝仍是不改初心,就是不愿上山为寇。劝说不成,就采取极端手段,杀害小衙内,“只见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个(典型的李逵板斧杀法)。”让关仝不愿上山也不得不上梁山。
朱仝问过李逵,李逵说是听从上级指示,当然大家也知道这个上级是谁了,在梁山只有一个能差遣李逵。至于小衙内,皮细嫩肉自然逃不过李逵的虎口。
李逵的魔性来自何方?
显然李鬼死于李逵刀下,存于李逵腹中,灭于李逵放的一把火。作为路边打劫之人,肯定有过错。作为“谋生”手段之一,他倒霉在于遇到真正的魔王,在被大家嘲笑班门弄斧时,忘记其实李鬼就是一个普通的底层群众。能让他“铤而走险”的其实是“杀人不眨眼”的李逵,作为魔王李逵自然被大家熟识,这也是李鬼敢冒名的原因,一提到其名,留下财物撒腿便跑,根本不用动手,白捡呀。
如果说李逵气恼李鬼败坏名声,只有一点,就是只吓唬人而不杀人,这简直对李逵最大羞辱。杀人成性的魔王不杀人,就像老虎不吃人了,会被认为没牙了,在江湖中会被笑掉大牙自然被众好汉瞧不起,最重要的是,对宋江没有任何价值了。
在梁山上,李逵地位很高,可谓建功不少。梁山扯出“替天行道”口号,却没有得到群众和英雄(不是好汉)的认可。要让梁山的事业发扬光大,自然少不了需要大量人才。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依旧吸引不了人,只好采用非常手段“逼上梁山”,其中一些龌龊之事,少不了利用李逵的斧头。李逵的嗜血成性而无所顾忌,不就是因为宋江的纵容,有宋江的梁山支撑,还有宋江书写的“替天行道”旗子。
路遇李鬼挡道,只劫财,最多损失钱财;遭遇梁山好汉李逵当道,背着宋江写的替天行道的大旗,结果必然是人畜难安,人挡杀人...
本文遵守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 4.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