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有的家长埋怨道:书给孩子买的也不少,但孩子不爱看书。

我认为家长不止要给孩子买书,还要起到引导作用。

我从四个方面谈下我的看法。

第一,书是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吗?

如果是孩子喜欢的书,大多会很积极的自己看。

不感兴趣,怎么谈得上喜欢看呢?就像我们吃饭,做的不是我们不喜欢吃的,我们能假装喜欢吃,并且天天主动吃吗?

有个段子挺有意思的:小孩儿为什么总挑食,而大人不挑食?小孩说因为大人买的都是他们喜欢吃的,不是我们喜欢吃的。

针对这一点,最好让孩子自己挑选书,带到书店,让他自己翻翻看,喜欢的买回家。

先让孩子挑,如果孩子没思路,可以引导孩子翻翻这些动画相关,跟孩子生活比较贴近的故事书或知识性书,还有些虚构的儿童故事。然后让他决定具体选哪本书。

为什么要挑孩子感兴趣的书呢?因为兴趣可以培养阅读习惯。只有感兴趣才会喜欢,更容易形成习惯。看的书多了,对孩子理解力的提高很有帮助的哦。

第二,家长引导激发孩子兴趣。

孩子读一本陌生的书,他对书不了解,也没主动看的意愿。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家长陪读时,多问孩子问题,让孩子参与互动,比如“为什么说他很伤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等等问题。孩子天性好奇的,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解释的时候,可以用孩子已知的知识去给他解释一些新知识。这样孩子很容易就能理解新知识,他会很有成就感。

如果读的是故事性的书,还可以和孩子角色扮演,这样孩子会觉得书更有意思,更好玩。


第三,书跟孩子生活离得太远,或者比孩子认知水平高太多。

对这类书,可以试着给孩子通俗的讲讲,如果孩子实在不感兴趣,那就暂时不读,等孩子大点儿再说。

非要讲给孩子听,会让孩子有挫败感。


第四,暗示孩子看过要记住。

这会加重孩子看书的心里负担,本来看书是挺好玩的一件事,变成任务就没意思了。

看过的书就要记住是不现实的。书可以内化。比如孩子多读书,字看得多了,自然认得了,识字就更牢靠了。还无形中提高了对内容的理解力。

读书时不要有心理负担,多读,广泛读。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