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小宇宙上收听一档叫做“红楼慢炖”的红楼梦解读播客,这档节目以及之前听的“蒋勋说红楼梦”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给予了我很多启发。
我记得当时蒋勋把《红楼梦》比作一本佛经,它的每一章每一回,你能够在他纷繁的人物以及情节当中感受到大千世界众生百态,皆有自己的修行。曹公对于书中的人物刻画是极其立体的,许多情节埋线都埋得很深,丝丝相扣,人情世故,都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许多人物还带有一些宿命论的色彩,仿佛有一些人注定是悲剧人物。而且曹公在叙述这些人物的时候,往往是用一种比较客观的形式去展现的,他会刻画正面人物展现人性高光点的时刻,也会描写小人物以及负面人物的个人选择。到后来就会发现,书中的人物人性极其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又有些人能够散发出极璀璨的人性闪光点。
书中前几回就已经点题,比如通过“好了歌”“盛极而衰”等暗示的方式,揭示了佛教中“空”这一个主题,至于说宝玉这一块顽石最终是否参透了“空”,就令另说了。
我也很喜欢“红楼慢炖”里主播刘丽的一种说法:人们往往会去苛责和尚吃肉和喝酒,殊不知和尚和普通人无异,只是和尚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决定去修行,从这点上来看,和尚不能吃肉和喝酒这样的戒律并不是本质。同样的,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现状和不足并决心要改变时,修行就已经开始了。
还有一个很让我留意到的点,就是在“红楼慢炖”里,刘丽提出红楼梦中有不少人物,是“懂世故,却不世故”,比如说黛玉湘云等等,她们都是非常闪闪发亮的女性。
总之,红楼梦里有太多可爱可叹的人物了,真是一本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