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改编自苏童的《妇女生活》。
以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视角去看电影,与单纯地用文艺眼光去看,似乎有不一样的感受,也有趣。
茉一出场,已经是18岁的少女。茉的成长历程中,早期养育情况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父亲至少在很早的时候就不在场了。母亲作为客体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她把爱更多地投注于自己而非女儿,投射给茉的是被忽视的,不被关爱的。茉的母亲,成为了“坏的客体”。茉缺爱,一旦她接收到自己被呵护的信号,便会很快产生认同,因此她轻易地被孟先生俘获。孟先生给她的是父亲般的照顾,满足了她缺失的父爱,同时,作为猎艳老手,孟先生对茉的女性魅力不吝溢美之词,也极大地弥补了她原先形成的自卑、不自信的自体表象的不足。草率、冲动、任性是茉不成熟的心理发展带给她的衍生品,她沉迷其中的爱情和幸福,不出所料很快被现实摧毁。她怀孕了,不愿意打胎,孟先生一走了之,她被抛弃了。无奈回到母亲身边,故作无所谓地忍受着母亲的辱骂和讥讽,生下了女儿莉。
莉在不受欢迎的氛围中降生,随之面对的是有着明显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相对于茉,莉的客体(即母亲)存在更严重的问题。茉从来没有一个母亲对女儿应有的喜爱,对于莉,她是嫌恶的,也许潜意识里,莉就不该活着。莉睁开眼睛看到的母亲,没有笑意,甚至更多的时候是背影。莉在摇篮里哭得撕心裂肺,茉置若罔闻,自顾吃着从楼上吊着篮子买上来的甜品,仿佛女儿和女儿的哭声是不存在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早期需要与母亲建立良好的关系,母亲在这个时候对婴儿来说应该是全能的,即在她有需要的时候,母亲必须及时地给予满足,才能帮助婴儿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母亲是婴儿与外部世界联结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客体。但是茉显然是非常不称职的,即使在哺乳时,茉也没有与莉的眼神交流,莉从母亲身上,较少感受到爱。莉在不安定、不愉悦、不被喜欢的环境中慢慢长大,她多疑、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不顾母亲的反对结婚了,丈夫是工人阶级出身,与她的原生家庭截然不同,她想借此重生,却无法摆脱心理发展不完整带来的自我折磨。在新婚期间,夫妻感情最为浓郁时,她就害怕丈夫会离开她,每每母亲夸赞女婿,或者对女婿表示关心时,她就不舒服,怀疑母亲对丈夫有不伦之情,开始出现幻觉。她内心的自卑引起的多疑在养女身上发展到极致,怀疑丈夫与养女有染,最终导致丈夫卧轨自杀,自己也进了精神病院。
花是莉和丈夫从福利院抱养的。被亲生父母抛弃是一个婴儿最大的打击,所幸被收养后,养父母对她是关爱有加的,尤其是养父,给了她童年的欢乐。同时,她也经历了养母从神经质到精神病发,养父卧轨自杀这样的重大事件,对她的心理影响不可谓不大。再一次幸运的是,此时,她的外婆,茉已经成为一个坚强淡定的老人,茉平静地对她说,你妈去找你爸了,你爸是个好人,他是被冤死的,等你妈平静下来,她就会回来。花的心理创伤在与外婆的相濡以沫中慢慢修复。花成年后,也遭遇了爱情婚姻的失败,在痛苦中,她也想过鱼死网破,但最终,她成长了,她没有变得乖张疯狂,而是平静地,积极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撇开时代的变迁,单从三个女性的命运来看,不得不说,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太大了。
回到电影本身,陈冲和章子怡对人物的拿捏真是很到位。电影后半部分对原著的改编很大,原著始终笼罩着一层惨淡无望的色彩,我看了有点透不过气,但似乎,更贴近心理发展规律。
花在暴雨夜的大街上生产那一幕,是对人物性格的大写,但是不合常理。不过后来闪着警灯的警车开过来,我还是很欣慰的,这是职业认同,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