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素材短缺或陈旧,是所有写手经常遇到的困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好观点,却没有合适的素材支撑, 文章就不接地气。
有一记者说,谁能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占有素材,谁就在新媒体写作中胜出了。
可见,素材积累,是衡量写作能力的标准之一。
有很多大号胜在素材内容新颖,渠道广泛,同样阐述一个观点,他们的文字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跟作者平时的日积月累是分不开的。
对刚入门的写手来说,素材积累的确是弱项。
但是,素材积累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吗?
也不是。
比素材积累更重要的,是调遣和运用素材的能力。
2
成熟的作者会现炒现卖,想办法整合临时素材。
1 )重复使用同一素材,纵向深挖。
这种情况常见于热点文,第一节用热点引出观点,第二节深挖热点,补充新内容,佐证分论点。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素材在一篇文章中出现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超过两次,就趋向纸媒了。新媒体即使围绕一个热点分析论证,也会联系其他不同素材。
2 )拓展素材渠道,横向联系。
综艺节目,电影,书籍,身边事,新闻热点等,有无同类事件?对大脑进行快速展开搜索。
3 )搜索类似文章,寻找利用率低的素材。
有些平台急需热点稿,因为求快,会挂羊头卖狗肉,挂上新热点的车头,后面临时拼接之前类似热点的旧文章。
除非持续关注该平台,否则一般读者很难发现,阅读量还是相当不错。
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但一定不要洗稿。
我们能做的,是利用里面那些相对新奇,还不算烂大街的素材,再多了解一些内容,深挖一下,完善一下,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重述。
4 )旧素材翻新
关于这点,可参照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拆文1:学会这5点,旧素材照样写出好文章。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