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教读新课标《苏武传》,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休养生息”的大汉王朝已经逐步崛起,胡汉的军事、外交斗争也显得变化莫测,忠君爱国的苏武最终也“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倒是陷没于匈奴的李陵的悲剧一生使人感慨万千。
我阅读了课文,查阅了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班固《汉书 李陵传》及李陵的相关资料,颇有了几点感受。
01
乡土情结。李陵初次出征,就带兵800人深入匈奴腹地居延,就是我们金塔和额济纳旗境内,后又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李陵和匈奴最后一战,战败之地遮虏障,正是在金塔境内。这一事件在金塔地方史有记载,97年我在西北师大学习,在工具书图书馆的资料中也有相关记载。虽然我们对李陵在匈奴的情况知之不多,但我认为,他后期肯定是在河西一带活动,或许和金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于斯长于斯,一直感觉到金塔的历史短暂,也无光彩夺目、留名千古的人物。多年读书学习,我才初步认识了脚下这块宝地,不但有充满英雄血性汉子李陵,还有汉代长城、匈奴政权、居延文化、王子庄历史,等等,这都是金塔人的骄傲和自豪。
02
忠君爱国。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王勃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门的忠肝义胆世人皆知,但祖孙三代都不得善终,令人叹惋,确实是“盛世悲歌”。李陵以其特殊的经历使其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论的人物。《汉书·李陵传》写道: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只有亲身经历磨难的人,才会想到别人的苦难,司马迁的一番言论,才是历史对李陵的公正评价。我对学生说“作文先做人,司马迁是最好的例子”,司马迁的不朽何止仅仅是他的学问。从苏武与李陵对话中可知,他有自己难言的苦衷。李陵从主动请缨,到殊死抵抗,到不得已投降,都时刻牵挂着祖国,他始终是忠于民族与国家的。文学作品对李陵都给予同情,现在的影视剧也如此,我认为都是非常人性化的处理。
03
莫名悲伤。李陵之败,客观原因在于李广利的援军迟迟不至,而李陵以五千将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近十日,不可谓不尽力。如果李陵战败或自尽,他必然成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如果李陵死心塌地地做奴才,为匈奴驱使,如卫律、张胜之流,做识时务的“俊杰”,也是顺理成章。李陵却偏偏选择了一条充满矛盾痛苦的路,他的爱国爱家的血肉亲情始终未变,他与苏武的通信是明证;他的敢作敢当的英雄本色始终未变,手刃李绪便是明证。李家是名将之后、陇西望族,又和武帝及其众多大臣交情甚厚,其忠君爱国、伦理道德、正统观念也非一般人可比,何况他投降也是万般无奈别有良图,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朝廷对李氏满门抄斩,他只能说“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没了归路的李陵在匈奴的每一天肯定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每一天都备受民族大义和伦理良心的煎熬,肯定是在矛盾与痛苦中终其一生的。所以,李陵内心的悲苦是无法说,无处说,也不能说的。
翻开金塔历史,我会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与雄壮,会想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表来”的喜悦与自豪,也会想到辛弃疾的“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的也许是长眠于这块地下的孤独而忧伤的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