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白
某个时代,人类语言随着生存到生活,以及文字的创造与遗弃,从而紧跟大自然的步伐用生命迸发灵魂之赞歌。每个时期,语言的精髓和文字的魅力相结合,都是诗歌的时代性。 古今往来,某个时段的节点都会有所凝聚。诗歌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言情、叙景、写史、纪实、寓言、启智、预言、警世。荒芜中的光,凝聚之时便是生命的里程碑,散发至更久远的世界,便是如太阳般使人顶礼膜拜。
每个时期的艺术理念以及技巧和方式都不相同,正是因为不同,才真正展现出诗歌的魅力。如同参天大树的纹路,沧桑而明晰。诗性使然,绝不是用一个框架、用几种套路来圈养灵魂。有人以引经据典来标榜自身学识,其实更多的是断章取义,不明所以。
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的瑰宝,是寄托和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依靠。不同的形式和方式阐述的正是当前的时代,是生命长河里的朵朵浪花、自由与交流以及探索。是时代的春天选择了万物的生长,也是时代的筛选者泯灭了不合时宜的萌芽。
每当出现新形式载体时总会与先前成了气候的派别形成鲜明对比,就此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没有人能坚守彼此阵地之时,这一方便输了,有的暗揣火种蓄势待发,有的就此消声灭迹如昙花一现。长久以来很多人陷入这种“口诛笔伐”的争辩当中还总是乐此不疲。有讨论和交流才能验证和产生好的东西。在当下的时代,每个时期的当下,都是有数不清的后来居上者,摆在台上引人注目。久而久之,便忘了,是写诗歌的人还是空洞无物的意淫出一个场景,再到后来,便迷失了自己。
探索与发现者总会使人肃然起敬,甘做一个时代的先驱者,在冰与火的缝隙里拾取诗歌的种子,任凭世间人喧嚷,安放于某处,在某时的时代里,它就长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大自然赋予人类思考与劳动的能力,如果连灵魂深处的自己都不能发现,那岂不是辜负了这一番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