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徐怀君,今天分享——《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其实这本书我不知道怎么写分享。
因为什么呢?
读者和作者之间出现了矛盾。
本书女主人公若菱,在人生的岔路口,于山间遇见一个老人。
一个困扰的开始,你现在呢?
如果你在追寻人生的答案,或是深度解决人生的一个难题,或是处在一个停滞的阶段,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也许你该阅读本书。
我们的每一次探索都是从困扰开始。
这本书不是小说,但却有故事,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
今天,我们不讲开心的故事,我讲讲悲伤的故事。
一个人,面临好友背叛、事业危机、老公出轨,三连打击,要怎么继续今后的人生?
这是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我是谁?”
为什么解决困难不是去解决实际发生的事情,而问“我是谁?”
我们最终解决的困难,就是发现自己的过程。
都是“我”的问题。
故事开始于冬天雨夜里的一句:“你是谁?”
我的分享开始:“我是谁?”
讲一个“我”的故事。
是不是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们想得到一个个性的答案,还是一个哲学的答案,或是一个灵性的答案?
我是谁?
首先,我会想到我的名字,多大年纪,在哪读书,工作岗位,家庭成员。
名校毕业,一份好事业,若菱这样回答。
我问自己,这是“我”吗?
你呢?你的回答呢?
老人说:“这不是你,这是你的身份认同。”
这不是我吗?但我感觉是。
我们每天都以这样的身份去面对其他人,其他人也用这样的身份面对我们,如果这不是我?那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是一个个身份吗?
你觉得这像不像交换简历?
但我们确实不是我们的身份,不是吗?
我们在关系的互动中,不仅会有这些身份,还会表达出自己的喜好、习惯和感情。
如果这些你可以自信出口的身份,通通失去或不存在,你如何问自己?
你尝试过被别人比下去的滋味,不是吗?
我是谁?
我是我的身体吗?我的外貌、身高、衣着、以及身体代表着的健康。
这是我吗?
我们每天出去见人的,都是我们的身体,他人看见的也是我们的身体。
你之所以为你的,就是他人看见的你的身体,然后喊出你的名字,你就能对号入座。
现在,老人说:“你不是你的身体。”
你自卑吗?自卑过吗?
这时候你问自己什么?
那,我是我的思想吗?
你闭着眼睛问你自己,“我是我的思想吗?”
你的思想回答你什么?
哈哈,你上当了!
如果你是你的思想,那么是谁在问,又是谁在答呢?
我不是我的思想。
你是否诘问过自己:“我处在什么位置?”、“想要什么?”、“去到哪里?”
我是谁?
你是不是头昏了?这是一个把自己搞迷糊的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想认识你自己的时候,只需要问,“我是谁?”顺着这个答案一路思索下去。
然后,你就会排除一个答案。
我是谁?
“如果月亮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就是这根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的月亮。”
我们的任何描述“我”的言语,都是指向月亮的手,而不是真正的我。
这是一个“皆非”的答案。
但我还要说,这也是一个“皆是”的答案。
如果你还没有吃过橙子,任何描述橙子的语言,都可以是橙子。
因为你还没有吃过,你不知道橙子是何滋味,所以你可能认同任何一个答案。
那么,你也可能因为,你还没有吃过橙子,而不认同任何一个答案。
橙子和“我是谁”有什么关系呢?
橙子可以是黄的、酸的、甜的、清甜初恋的。任何你可以想象的,你觉得贴切的形容,都可以用来形容橙子。
一万个人来形容,或许会得到一万个答案。
橙子??这个答案不对吗?我们能说啥,都对。
如果一万个人和我打过交道,那在一万个人眼中或许就会出现一万个我。
我能说这是我,那不是我吗?
我只能说,这都是我,也不是我。
我有一万个我吗?
我是谁?
这么多形容橙子的话,和这么多的我。
但是,我只要吃一口橙子,任何言语都是多余。
你只要认真的、真实的感受到自己,那么任何他人眼中、言语、身份和身体都成多余。
你感受到了我,就不需要再形容了。
你明白了皆非、皆是。
那么,如何发现我、体验我?
其实很简单,做到也很容易。
当外界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向内看。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在有事物触动你的瞬间,把它写下来,记下你真实的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
需要最真实的记录,这个记录只有你自己能看见。
所以,放心大胆的面对真实的自己,无论是骂人的话、还是脏话、甚至内心邪恶的自己。
不要害怕、也不要恐惧、更不要羞愧。
这里只有你自己。
比如,举一个我的例子:书中讲要感恩。
我真的很讨厌”恩“这个字。
为什么呢?
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讨厌它,我想到了留在我身体里的厌恶,我还想到我小时候常常听到的一句句话。
“你要感恩、你不听话、不懂事、不孝顺、你个死女子一点不知恩。”
我想到这里,心里更烦躁,看见这个字,我都恨不得大喊大叫。
然后,我明白了,这个字让我联想到了很多不好的记忆,这是留在我身体里的厌恶。
这让我想到道德绑架。
绑架一个孩子,必须要听话、要懂事,否则就是不孝、不知恩。
我回想到这里,我了悟,我喜欢才是怪事。
而我也明白了我的情绪。
但我对自己说,我不想改,我还是决定厌恶这个词,我有权利不是吗?
但,“真诚的感谢”也可以替代它,不是吗?
亲爱的,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任何的自我认识,都必须从发现开始。
这就是觉知。
只有让觉知照亮你的生命,你才能建立与自己的联结,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也会发现自己的需求,渐渐你会明白,你要走的路。
亲爱的,你不是你的身份认同、你不是的身体、你不是你的思想。
你可以仅仅是你自己。
你想的自己。
你会遇见未知的自己,你觉知你的存在。
“我”的故事讲完。
至此,我的分享结束,感谢观看。
徐怀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