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的好处在于能够给正史的记载打补丁。虽然只是一鳞半爪,却如云中之龙,更见其神韵。而名人轶事,正所谓“吉光片羽”,能起到“想见其为人”的作用。
米丘林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爱好园艺,这给米丘林很大影响。8岁时,他已能做嫁接和压条工作。后因家贫小学毕业后便辍学。
青年米丘林租下一块荒废的小园地,开始了他的园艺实验工作。果园里,几棵好端端的苹果树由于管理不善,显得苍老干瘪,眼看就要枯死了。偌大的一片果园,除了常见的劣种苹果树、梨树外,没有一点新品种。他一面抱怨帝俄时代的昏庸统治使得果树园艺品种缺乏,且技术低劣,另一面下立志要改变当地果树低劣的状况。
米丘林和他的妻子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哪有从事研究所需用的经费呢?于是,米丘林租了两间房子,开设起修表铺,当上了钟表匠。他每天在工作台前修理各式各样的钟表,一直工作到半夜。他用所赚的钱去买栽培果树的用具和有关的研究文献、杂志等资料。还在自己寓所后面买得一小块牧场地,把原来所有果树苗木都移植到那里。一有空闲,他就去照顾自己所栽的绿苗,研究果树的地理分布,研究植物学,熟悉世界上最好的果树品种。在这里,他培育了许多果树品种,如"六百克安托诺夫卡"苹果、蜜饯梨、樱桃等。提出关于动摇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和驯化等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培育出300多个果树新品种。成为苏联卓越的园艺学家,科学院名誉院士和农业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