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ny games》趣味游戏 犯罪/悬疑/恐怖
记得当初老师上课讲的时候设足了悬念,提前一周暗戳戳的透漏要讲一部“毁三观”“看完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的片子。
早在1997年,哈内克就放言,如果《滑稽游戏》大获成功的话,那就表明观众误解了他的原意。
还好,两部《滑稽游戏》都遂了他的愿,1997版没得金棕榈,应制片人要求重拍、据说连服装布景都一摸一样,就是换了演员,把对白从德语改成了英语。请来了明星的2007版票房照样一败涂地。
为什么这部片子票房如此惨淡,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这也是我选择这部片子来回答“电影还可以这样拍”的原因。
故事讲的是两个年轻小伙子保罗和皮特闯入湖边小屋,斯科比一家三口来此度假,两人以借鸡蛋,和主人的不礼貌为由和他们玩起了“暴力游戏”,一家三口怎么也无法想到的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来自这两个白衣恶魔的,毫无动机,毫无怜悯,毫无理智的凌虐。
如果只是简单的施虐,我想观众也见的多了,而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惊世骇俗暴力”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从电影开场时无来由地突然从悠扬的古典乐转变为充满狂躁的摇滚乐中最重口的“碾核乐”,从有声源音乐转变为无声源音乐。于是,暴力对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入侵从一开始就是以声音的形式开始的。让人产生莫名的压抑感,其实也预示着暴力,和悲剧的结尾。
男主角保罗回眸对观众一下,询问观众,“还要接着看下去吗”如果继续,就没有回头路了。
在两人对无辜的一家三口施虐时,保罗再次询问观众。
影片中使用布莱希特的悖论,观众在后叙事层面上保持与杀手相同的主观视角,但情绪上却站在斯科比一家这边。彼得和保罗对着镜头向观众眨眼,并问道:“你认为他们会有机会吗?你站在他们那边,那你会赌谁?”彼得开枪打死儿子,观众没有看到画面,因此据有情绪宣泄的基础,即悬疑气氛通过暴力的画面得以释放。
当女主人哀求彼得和保罗停止对他们一家的折磨时,保罗面对观众回应道:“片子还没到结束的时候。”他接着说:“感觉可以了吗?你希望一个可以接受的正常结局,是吗?”斯科比一家的痛苦没有结束,因为观众还希望继续看下去。
这也是哈内克蔑视电影文本的清规戒律,敢于打破完整封闭的电影叙事体系,让剧中的施暴者多次面对镜头向观众发问和挑衅,这种挑衅正是哈内克对众人的诘问——当你安全舒适的坐在电影院里或电视机前,你有没有为扑面而来的血腥和暴力感到暗爽?
有。那就行了,你也是暴力的帮凶!真正懂得哈内克用意的观众应该选择中断观看离开。老师问是否还选择继续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一点,可惜还是中了“导演”的圈套。忍不住看完了。
有观众会问,难道一家三口不会反抗吗?
当然有,但是有用吗?导演都说了怎么都得死,你除了绝望还能则样?
当女主人极度恐慌下举枪射死男孩之一,这个令人窥得一线生机的镜头,保罗为了改变结果拿起一个遥控器立马硬生生地倒回。这个符合内心意愿的转机,原来只是谎言。
哈内克说,在戛纳放映的时候,当女主人开枪打死暴徒之一时,观众一起欢呼鼓掌,但当看到影片竟然被另一个暴徒用遥控器倒回去的时候,影院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知所措。
导演只给我们看他想让我们看到的。这个选择上的没有余地,正如影片本身。
斯科比一家和观众会问凶手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得到的答案却是荒谬不可理喻的。保罗在解释皮特的行为时,说他是个“被纷乱世界所困扰,被空虚压垮的娇惯坏了的孩子。”他说话的同时,还有意冲着镜头眨了一下眼。
结局毫无悬念当然是一家三口全部被虐杀。
“倒带”场景只是那种想法的另一个例子。在最后,电影中所有的重点就是你,观众,在一开始就可以停止这场恐怖的灾难,只需要按下停止键,但是你没有,你继续观看电影,即使他们早就告诉你将要发生什么。
他表达人性包括用声音来间接表现暴力;但在故事层面上,《趣味游戏》对一家三口面对死亡的绝望情绪的渲染和刻画,反而极其真实,让观众感到压抑。影片通过杀人狂冲银幕眨眼睛、与观众进行对话、以及用遥控器进行倒带等表现,也许的确充满了想象力。
导演试图将暴力描述为:
它既不是娱乐也不是生活组成部分,而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痛苦。用导演自己的话说:“我还原了暴力的本质: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暴力,也是一种痛”。
本文借鉴豆瓣评论:
CATЯINA/安提雅/赱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