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天书自邵元善发现以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种摹本,各摹本之间有的存在巨大的差别,最典型的摹本有[黔记]摹本、[永宁州记】摹本、【永宁府记】摹本、莫友芝摹本,另一种就是瞿鸿锡摹本。前几种可以从字体和位置上看到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渊源,随着时间的变化摹本也随着出现变化,这属于正常现象,但是瞿鸿锡摹本的文字无论是字形还是位置,与其他版本没有一点渊源,而是两个毫不相关的内容。这就给广大天书爱好者造成了不小的困惑,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在这里谈一谈我的看法。
前段时间为了破译红崖天书,在网上搜索了很多文章,从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终于破解了红崖天书瞿鸿锡摹本的内容,破译结果如下:告 天下百姓 皇帝召所属旧部消灭反贼 建文四年 这是建文帝出逃后不久发出的讨伐朱棣的檄文,关于破解过程可以看本人的【红崖天书最新破解一文】。在破译过程中通过仔细分析研究红崖遗迹照片,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不同版本存在的痕迹,虽然不清晰,但作为不同版本存在过的证据还是比较有利的。在崖壁照片中可以看出莫友芝摹本中最下面的圆和两个圆弧的痕迹,从此可以断定不仅仅只有瞿鸿锡摹本是崖壁上的真正碑文,其他摹本同样是崖壁上真实存在过的碑文,上面几个摹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时间和个人临摹的技术水平不同造成的。
瞿鸿锡摹本是与其他摹本没有共性的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最为清晰的摹本,有民国时期的真实照片为证,是在崖壁上真实存在过的碑文,没有证据证明它是后写上去的,应该是1901年遭破坏后经修复后出现的真实碑文,如果修复后碑文模糊不清了,即使要描写,也要按照刚刚拓完的拓本描一遍也就完事了,出现的碑文肯定还是和以前的摹本相似,最大的可能就是敲凿完之后经过清洗出现了清晰的碑文,虽然与先前的不一样,但是以前的碑文模糊不清了,而显露出来的碑文却异常清晰,这也是意外之喜,绝对不敢涂掉再按原来的碑文描写,肯定是破坏前的碑文不如敲凿后出现的碑文清晰,所以就将错就错,保留了下来,也不会有人反对,这才出现了瞿鸿锡摹本,呈现了最原始碑文的模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也始终不得其解,直到彻底破解了瞿鸿锡摹本的碑文之后,结合在崖壁遗迹照片上的发现才搞清楚了其中的原由,破译之后知道了碑文是明代的建文帝所写,内容是召集人马消灭反贼,出逃之后心有不甘,一心要消灭朱棣夺回皇位,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夺回皇位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此时也想开了直接遁入空门剃度出家了,此时想起原来讨伐朱棣的碑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因此又写了一段将原来的碑文覆盖,这就是出现两个完全不同摹本的原因。
除了瞿鸿锡摹本之外的其他所有版本都出自同一段碑文,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壁不断风化,颜料不断氧化,字迹会越来越浅,越来越不清晰,越来越不容易辨认,有时会把石壁的纹理看做文字,所以越往后的摹本越不清晰,而字数越来越多,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莫友芝摹本是遭破坏之前出现的最后的版本,他的字体几乎失去了模样。黔记本与不知名的摹本再刻照版本比较,字体的相似度很高,字迹相对清晰,但是文字位置差别很大,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找到确实的证据,确定哪个更接近真相,只有确认了它的真实性之后才有可能破译其中的内容。
结论:
1. 上述摹本都是通过同一块石壁临摹的,都出自建文帝之手,只是写了一次,后来上面又覆盖重写了一次。
2. 瞿鸿锡摹本是建文帝出逃后当年写的一份讨伐檄文,时间就是建文四年。
3. 黔记摹本、永宁州志摹本莫友芝摹本等其他摹本都是建文帝后写上去的碑文(为了覆盖第一次写的讨伐檄文),内容与瞿鸿锡摹本完全不同同。1901年之前的版本都是这个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