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碰到一个小区的邻居小Q,老公做企业风生水起,在本地小有名气。
风和日丽,随口闲聊。
Q说起自己的朋友,我们姑且称之为A,B,C。
B是他们的老朋友,开酒店很多年,颇有家资,为人豪爽。
因两家交好,经常一同出去吃饭K歌玩啊之类的,后来B又经常带他的同学A、C一起,好几年过去,四家人感情算是比较深厚。
Q呢,自己做法国美容产品代购,也做得很不错。
于是家境一般的A、C两家比较心动,也开始参与代理,但并未获得授权。
Q呢,也想帮朋友一把,并没有赚他们的钱,反倒经常因为他们的不专业需要处理很多善后。
让Q困惑的是,自己在尽力帮助他们,最近三家却突然不约而同地以各种理由屏蔽自己的孩子跟Q接触。
Q分析,可能是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安利洗脑了,这让Q觉得很委屈,也很想不通。
当初,是他们求着自己要代理的,自己只是出于善良帮了他们,没想到人家不仅不领情,还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地防着她。
而且C家两年前借了两万块,平时很舍得跟着他们一起消费,但就是不还钱。
甚至代理赚了好几万也压根不提还钱的事。
A家就更离谱了,张口就要借二十几万,并且提前打了招呼,说这笔钱一定要给他们留好。
还保证说,如果将来没钱还,就把房子卖了来还债。
这家有一个学渣的孩子,准备走上当明星之路,借钱就是用来支付学费的。
Q和老公本来还很纠结要不要借,借吧,肯定几年还不上,也不可能逼着他们卖房子还债。
自己的钱也是拼命赚来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明星之路,根本就是个添钱的大坑,这坑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而且,奇怪的是,AC不向共同的同学B借,而向Q来借。
前几天发生的三家同时抵制孩子跟她接触的事,她事后在几个孩子那里得到了证实。
然后她就想不通了,觉得好人真是难做,费力不讨好,自己图什么啊?
既然如此,还帮他们干嘛?
姑娘啊,做人真的不能太善良,朋友之间也需要掌握好边界。
1
那究竟什么样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每个人对于朋友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但最基本的坦诚,理解,舒服,解危除困应该是共通的。
生活中围绕着形形色色的朋友和亲人,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能成为经常接触的朋友,必定也有某些共通之处。
这是一条友谊的金线,将几家串联起来,成为关系的纽带。
而一旦这条金线出现问题,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出现动荡。
真正的朋友,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对象。
相处过程是平等的、祥和的,以及互相陪伴。
珍惜这种友情的人,轻易是不会“求”朋友的。
因为“求”就导致了不平等,但“帮”却是可以主动的。
朋友之间,一旦因为有所求而产生了债务关系,就毁坏了这种平衡。
友谊被打破也是迟早的事。
相信,每个人生活中都听说过,两个朋友合伙做生意,或者共同干什么事,最后关系越来越差。
这种事情不鲜见。
除非被求的一方有普度众生不求回报的佛系情怀。
如果这样,“求”的一方,也将不再是朋友的地位,而变成了信众。
然而,西游记的桥段告诉我们,连求佛也是要敬香还愿的。
这世上,本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何况我们普罗大众,根本达不到神的境界,完全不计较的人几乎不存在。
因为计较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甚至,有时候对方并不觉得需要“求”,他们觉得你有义务主动帮忙。
不帮就不是朋友。
朋友之间一旦涉及利益关系,就变成了合作。
友谊可以合作,但合作却不是友谊。
君子之交淡如水。
也只有水才可以长长久久,平淡才是真。
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没有固定答案。
但是,如果对方让你感觉很不舒服了,或者经常不舒服,那你们一定是假朋友。
所以,擦亮眼睛吧。
识别谁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2
只想利用你的人不是朋友,那是人脉。
有的人交朋友,交的不是朋友,ta不需要友谊。
ta可能只是想从你这里攫取或者交换点什么。
这样的不是你的朋友。
你只是ta的人脉而已。
朋友不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功利社会一切像利益看齐,这导致了人际交往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性。
朋友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一种潜在的工具,友谊只是作为大旗在装点。
很可能起不到友谊的作用。
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很累。
那么,这也是人脉,或者叫人际关系网。
友谊本质上是让人舒适,如沐春风的。
累心的不是真朋友,却可能是真人脉。
所以,在交往的同时,也应该判断,对方是将你当作朋友,还是作为人脉储备。
好朋友之间是相互牵挂,相互关怀,相互祝福的。
绝不是相互算计的。
像开头的Q,她在诉说过程中,尽管她描述的很温和,但我还是很明显的嗅到那两家就是弱者心态,交往的一开始就在算计她。
算计你的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是真朋友。
跟这些人保持距离吧!
毕竟,生活中需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
3
朋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亦即边界感。
即便是再亲近,再好的朋友,交往的时候也不能无度。
就像两只刺猬,挤在一起,就会感觉疼痛,还可能受伤。
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是互相尊重的前提。
想开头中的Q,由于她的善良,经常在共同活动中考虑到对方家庭的经济状况而主动多承担,虽然很注意,但每个人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一件事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另外的意思。
而你无法确知。
就像有位作家,说的一个案例。她的一个朋友吐糟另一个朋友,天天炫富,说那个谁谁谁,不是晒新买的名牌包包,就是新入手的首饰,要么就是出国游等等,可是那就是人家的日常啊,人家也许只是做个记录。
你记录的日常,可能是别人眼里的炫富,你炫的富,可能连别人的日常也不如。
所以,Q没觉得自己炫富,觉得只是体谅对方家境不太好而尽量多承担而已。
可这在弱势眼里,就是赤裸裸的炫富啊?
而Q的善良让她的主动帮助行为变成了一种安利。
当然,ABC想保护自己的孩子,我觉得也没有错。
不管这符不符合事实,他们都有拒绝的权利。
也有中途退场的权利,当然Q觉得不舒服,也可以终止给他们提供便利。
Q的描述中,并没有丝毫越界的事,但实际上有没有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人和人交往时,关系变化是很微妙的。
人们因为舒适而互相靠近,因为难受而逐渐远离。
朋友之间也并没有恒定的常态。
就像有很多很好的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感情处着处着就淡了。
这本也是正常的。
而我们并不会缺乏朋友。
因为新的朋友又会走近你。
在善意的同时,需要注意分寸,主动施舍的通常会被嫌弃。
而诚恳的请求帮助,才会获得感激。
所以,对方倘若不是很诚恳地请求你帮忙,大可不必做高高在上的施予者。
要注意,诚恳的请求帮忙,是处于友谊的坦诚,并不是只有赤裸裸地“求”。
通常,这种诚恳会获得对方的帮助。
即便朋友拒绝,也不会生对方的气,觉得对方不帮自己就不够朋友。
而如果对方只是赤裸裸地“求”,被拒很气愤,那只能说明ta是算计不成恼羞成怒。
也是弱者心态,觉得自己被鄙视,觉得你富我穷不公平。
或者,一方的付出,仅仅是为了需要帮助时,换得对方的帮助,换不来就很生气,也是同样的心态。
4
朋友之间需要互相体谅和包容。
Q吐槽完,还是无法对她的朋友狠心,虽然这让她有点委屈,有些伤心。
我一旦指出他们的缺点,她还是为他们辩护。
我想这就是朋友吧。
你明知道,他们有很多缺点,却还是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你明知道,他们让你很生气,你还是选择原谅。
这难道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吗?
至少Q做到了真诚对待她的朋友们。
心里不舒服委婉地让对方知道,发个圈吐糟一下,作为年终盘点。
珍惜友情的人,不会把帮助他的朋友当成人脉来利用。
薛兆丰曾经在《奇葩说》说过,贫是当前的财富状态比较差,穷是尽的、没有希望的意思。
真正贫而不穷的人,一定会感恩朋友的帮助。
年底已至,请不要让信任你的人失望吧,这样才不辜负朋友一场。
而能够做到的人,才会脱贫;存有占便宜且自私想法的人,永远不会富有。
元旦将至,感恩所有朋友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