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元模型和流程是方法论两个方面
我们通常所说的IT,其实包含两部分内容,Information 和 Technology。I是信息、数据,长期以来大家都是把它跟数据库和数据结构划等号,直到近年大数据的崛起和数据治理(Data Governance) 的重视,关于数据资产、数据要素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逐步引发关注。T是技术,是加工数据、处理业务逻辑、串接业务流程的技术工具,也是原来颇受大家关注的开发语言对应的部分。
信息和对信息的处理也恰是IT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这对关系中,信息(I)是载体,承载 了业务对象的属性描述与当前状态,信息本身并不会流动,就像事务的状态本身并不会发生变化,它的变化是由外界事件触发和驱动的,所以信息本身是静态的,是稳定的,也是本质的。
技术(T)则是流动的,它编写了业务规则和处理逻辑,驱动(或由用户驱动)业务对象从一种状态流转到另一种状态,或是使业务对象产生或消亡;它代表了业务的流动。
IT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诞生的模拟空间;正如IT空间中的Information 和 Technology的关系一样,现实世界也是由静态的“对象”和动态的“流程”构成。
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如何得到一张宜家的桌子?
我们从宜家买回来的往往都是半成品,拆开箱子会看到一堆原件和说明书,说明书上会先介绍都有哪些原件,然后告诉你详细的安装步骤,按照安装步骤去组装原件,就可以得到一张宜家桌子。
原件以及最后组装完毕的桌子都是业务对象,一步一步引导我们组装的过程就是业务流程。这个过程和IT的两方面是何其一致?因为IT的本质是对现实的模拟。宜家把我们获得家具的过程进行了简化,延伸去设想一下,我们进行其他复杂的工作,是否也是由这基本的两方面构成?
这基本的两方面,从方法论的视角进行总结,就是元模型和工作步骤。
元模型定义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是客观的(举例:色相、明度、纯度)也可能是主观的(举例:目标、任务、需求),在我们认为的视角下才有了相关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给了我们描述问题的视角,一直到视角发生改变前,概念本身是不需要变化的。所以概念是我们看待问题的静态方面,我们只需要用这几个概念方面去描述问题即可,不需要多,也不会少。
但是概念之间是有关系的,有前后关系,上下关系,总分关系,归纳或演绎关系等,所以当我们将概念分散在问题空间时,可以从空间观去看待这些概念。
但仅有概念是不能完成工作的,就像原件是不会自动变成桌子的,把原件“变成”桌子需要一定的工作步骤和工具,这就是方法论中的“流程”的部分。
流程驱动了作业向前推进,促使概念发生改变和转化,一直到最后问题的解决。所以流程是方法论中的动态的部分,具有工艺的先后顺序,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逻辑去完成,代表了我们看待问题的时间观。
空间和时间、静态和动态、概念和流程,是相辅相成的,仅有概念没有流程,世界就是僵死的,仅有流程没有概念,世界是无状态、不可描述的。流动以生发,静观以成相。
继续使用前文战略分解的案例,元模型包括我们提到的业务目标、业务能力、目标任务和高阶业务需求的业务主体概念,工作步骤是我们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有哪些输入,哪些输出,使用什么工具和技术?
以定义目标任务举例,输入是企业总体战略、同业领先实践、业务与科技发展趋势、政策与监管要求等,输出是目标任务清单,使用的工具包括战略解读、调研与访谈等,具体的步骤包括:
理解战略内涵,分析业务战略核心价值
分析同业领先实践和科技发展趋势
总结归纳形成业务目标定义
一个疑问,“定义目标任务”本身就一个工作步骤,为什么还会对工作步骤分解?这涉及到流程颗粒度的问题,对于工作步骤我们分解到什么颗粒度才是合适的?为什么不先安装桌面然后安装桌腿?为什么客户履历也属于客户对象,而客户关系不属于客户对象?为什么得到的是这几个活动而不是别的活动?
还有很多如此这般灵魂拷问,这些疑问可能来自客户也可能来自其它成员,问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些问题跟“为什么这个叫苹果而不叫香蕉”是同一个性质。
关于为什么(why)的问题,不能用元模型和工作步骤来回答,元模型回答了如何描述问题(what),工作步骤回答了如何解决问题(how),而回答“为什么(why)”要靠原则。
原则的意义在意定义了事前的形式准则和事后的验收标准。当工作过程中度量难以把握时就是原则起作用的时机,如果发现一个问题即不能抉择,又无相关原则可以参考,那说明需要增补你的原则库,直到所有的(大部分)工作的分歧可以用原则来解决。
原则大多数时候是最佳实践,比如设计的原则“高内聚、低耦合”,数据库的原则“分而治之”,业务组件的原则“不重合无遗漏(MECE)”“价值链”;但有时候也只是为了统一思路,比如“一条高级需求只能对应到一个活动,而一个活动可以实现多个高阶需求”。总而言之是为了“达成共识”服务。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