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一岁这一年,过得有点丧,能带给我肾上腺素的事情屈指可数,跑步算是一桩。
不管踏上跑步机之前有多么不想跑,上去了,也就跑了。
跑完了,就觉得还好跑了,大汗淋漓,神清气爽,“要好好活下去”的热情全回来了。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妙:
“跑步的多巴胺仅次于谈恋爱,三公里专治各种不爽,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坦荡和善良。”
3公里是个坎,还得靠手机里的电视剧支撑,3.5公里一过,越跑越轻盈,没有音乐和狗血剧也没关系。
5公里的时候跑到不想停,世界的杂音消失了,心越来越平静,好像再跑个10公里也不是问题。
但我每次都在这里停下来,我怕意志力这次用光了,明天一公里都不想跑。
三十多岁的生活太沉闷,一点不如二十多岁精彩。
赤贫时代的人生放眼望去全是追求。
靠着比别人多一点点的顽强,虽然不一定会得到许多,但每晚栽到床上去,在疲惫中都会体会到作为青年的满足。
三十多岁,生命里的小目标垒砌成一个个结果,反倒将人束缚在密不透风的高墙里,是舒适的,却时而觉得空虚。
明明拥有的已足够多,却还是被外界制造的焦虑推着前进,一种宣泄的欲望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