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即使一本好书,又是一门培训中很好的个人素养课程。选了这本书籍作为本次假期阅读的第一本书,原因有二,一是从培训管理者的角度,从书籍原文中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七个习惯的更深层次内涵,有助于更好统地统筹不同层次培训对于这门课程地需求深度,二是从自身成长提高的角度,把自身长久以往的习惯与书中每一项进行比较,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帮助自己。
书中讲了两个领域,七个习惯。先是阐述了个人必须要实现自我独立,在个人领域收获成功后,再转而迈入公共领域,通过敞开心怀寻找群体的互赖关系,希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在个人领域中,涉及到三个重要的习惯。
第一是积极主动。巴普洛夫现象告诉我们,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有空隙,这个空隙是可以被人理性控制,及时转化为积极主动因素,从而扭转局面,将注定变为人定。
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如果说第一个习惯引导我们认识“我可以这么做”,那么习惯二在引导我们“该选择什么方向”。通过定位自己一生中的诸多角色,假想自己现在已经死去,希望吊唁者对我如何评价,从而达到一个满意的人生状态,即罗列出个人的人生宣言。为何叫以终为始呢?这就是给自己投射一个目标,让我能有个对照,从自己主动干,如何将事情做到自己心愿的水平。
第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作者提醒我们要去实践,有目的,有方向,有效能的时间。我们经常谈干事情的效率,却往往忽视了效能。效率是对一件事情而言,效能是干好这件事反诸于自身的功效。作者在书中讲对于不重要的急事和不重要的不紧急的事情,作者让我们坚决摒弃,很多人会被重要而紧急的事情还有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绑架,他们大多在工作时间里非常忙,节奏快,业余时间里,心理希望寻求追求所谓的“心理空气”,殊不知浪费了时间,停滞了成长。因此,确立要事第一,是紧扣人生主旋律的具体表现。所谓要事就是生活中不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与习惯二中罗列出的个人宣言相通,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进行投注。作者提供了一种方法,即每周末划出固定的时间罗列下一周每天应该做的事情,让这些事情时刻悬在任务清单中。
随之而来的是习惯四,双赢思维。很多人存在赢/输模式的处世观,认为社会竞争中不是你赢就是我输,一定要厮杀,一定要压制对方,自己才有出路。却完全不相信资源的开放性。这源于我们从小的教育影响,来自院校的培养模式,应试教育的通病。但无论如何,双赢思维,仍然是推动我们与外界开放沟通的主要动力。持有赢/输模式思维的人,不可能走到最后,两个合伙人,无不是在双赢思维下一直走下去的。如果一开始就认为形成不了双赢模式,那就一拍两散,不能委屈求全。
第五个习惯是知彼解己,这里作者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账户,这对于我们日常人际交往非常受用。我们与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情感账户的存款。有许多方法可以提升它的值,在值充满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交际合作的主动权。如何做到知彼?作者指出就是要聆听,聆听对方,理解对方,才能影响对方。聆听,是与人沟通最低起点,否则难以建立信任,他人就更不会受我影响,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态度。在了解对方的需求后,我们要勇敢大方的展示自己的意见看法。
第六个习惯是统合综效。这是需要气量和智慧的,也是长期积累的能力。如何做到1+1大于2就看统合综效的实际贡献,作者在书中提出,鼓励一切有异议的提案与想法。这是给一个单位集体创造新动力新思路的好机会。也不仅仅在工作方面适用,在儿女教育方面也一样适用。
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这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学习坚持实践的无限循环递升的过程。作者指出我们要从四个具体方面,不断提高,即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方面,通过每日定时定量地完成,来逐步累积,通过良知的不断完善,来指引我们螺旋上升的具体方向!人的一生是要从良从智的。另外我们每个人在任何阶段都不应该停止改变,因为改变是时代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