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中的有趣的观点
在过去二十年中看起来最困扰大多数人的一件事情就是休闲阅读。对于主流报纸和杂志的出版者来讲,取消订阅的最通常的理由是“没有时间阅读”。这个借口常常被解释为这样一种现象,编辑人员没有向读者提供充足和有吸引力的信息,去证明他们所花的时间和注意力是值得的。
当书籍、报纸、杂志和其他一些印刷文献开始变得习以为常以后,广播和电视扩大了对人们时间的占领,死记硬背似的记忆方法不断地让位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人们期望学生们通过泛读来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而不是通过精读来获取专门的知识。于是学习知识的重点也开始由从容不迫的信息分析与批判性思考,向快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面转变。
我的思考——媒介技术与读、写、思考能力的退化
媒介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但我们的读写能力、记忆力以及思考能力却在下滑。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学者测验已经明确显示出公众在阅读和写作技巧,以及在关于历史、地理和科学等基本知识方面的水平不断下降。
记得这个学期刚开学时,我拿起笔准备记笔记,却发现手感很生疏,握笔姿势也有点僵硬,甚至很多常见的字都不记得怎么写了。我忽然感到有点恐慌,是不是以后我将彻底丧失写字的能力?
那么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呢?是我们太忙了连一点阅读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以至于能力退化吗?还是全怪媒介技术呢?我想都不是,但和此却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首先,我觉得这和媒介本身的偏向与弊病有关吧。就拿电视和互联网来说吧,正如波斯曼指出“电视的偏向使图像的功能压倒讯息中听觉的比例,结果语言的力度和重要性被图像削弱了,既然思想以语言为基础,那么电视就偏离思想的内涵”。而互联网,信息海量且呈碎片化的状态,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了解信息,自以为抓紧身边零碎的闲散时间来学习,但是却无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就像缺乏稳固根基的大楼如何能盖得高呢?而这个是需要我们回归书本、去学习基础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的。
其次,这和人们由于时间有限而过于盲目追求效率有关,而媒介技术的发展正好为其提供了条件与借口。打字、发语音比写字快,上网百度一下比去图书馆翻书查资料快,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大家都会选择打字、百度,并不断的去追求与使用提高效率的媒介。可怕的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写字、看不了一本完整的书时,虽有暂时的恐慌,但常常会用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这些都是未来媒介发展的趋势嘛,我们应该顺应时代与技术发展,而旧的手段定会被淘汰,不会也没有关系。艾吕尔认为,“一旦赋予技术问题优先考虑的地位,我们就失去了价值论问题的视野,最后就会考虑纯技术性的问题(什么是做这件事最有效的方法?)。”是,生活很快,时间很紧,我们可以追求效率,但是过度追求,就会使我们的大脑只会选择高效的工具,而不会思考其背后的损益。
再者,这和媒介技术的发展逐步助长我们的依赖性、诱发惰性有一定的关系。技术在发展,媒介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越发丰富我们的生活。就像什么不记得了有没有关系,反正“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种便捷是会助长我们对其的依赖性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们努力阅读、记忆、思考的动力。又比如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电影、电视剧、漫画等较轻松的内容,而人都是有些惰性的,相比烧脑的阅读思考,很多人可能更会愿意在空闲时间选择这些内容,久而久之就会更不愿意去阅读思考,懒的走出这样的“舒适区”,在轻松的娱乐生活中逐步丧失思考阅读的能力。
不过,一些事情却给了我们希望与思考。这几年“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会”纷纷走红,人们对武亦姝的赞美与关注也高于一些网红;“书单”等公众号也发起了“每周有书共读”活动,互相监督打卡写书评……这些现象多多少少都表示人们开始对媒介使用现状开始了反思,我们不该一味地沉迷于电视网络,也不该过分地依赖各种媒介技术,有时也需要回归生活,打开书,重温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拿起笔,在一笔一画中体会汉字的独特魅力。
其实,在我看来媒介虽然具有一定的偏向,但本身没有多大坏处,更多的是我们利用不当,使其有了坏处,最后技术还要给我们的懒惰与退步背黑锅。说起来,技术进步与媒介发展应该是好事,因为这给予我们更多维度、更多方式去获取信息、去学习。
我们有智慧的大脑,会学习,能思想,愿我们可以一边有效利用媒介技术,享受媒介技术带来高效率;一边好好写字、阅读与思考,享受这种“慢”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