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记录了几天,突然觉得有些乏味,似乎只是为了记录而记录,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促进作用。不想写流水账,又无可避免的成了流水账…
其实每一天看似琐碎,若留心观察,会发现有很多人或事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会引发自我很多的思考,这些或许更值得记录吧。
目前处在对现有方式不满,但又不知该如何调整才能更好的阶段。或许,本来也没有什么方式一定是好的,只要能满足当下的想法即可。
周一是无趣又忙碌的一天,要审批OA上的各种流程、处理邮件、计划一周的工作安排等,直到下午才抽出空跟领导汇报工作。
领导跟我同年,性格比我随和多了,平时基本不太管我们部门的事情,全权交给我负责,也不要求我事事汇报,反而在我们碰到硬茬或是有风险的时候,在背后力挺。这样的领导也是没地方找了。也因此,我反而更加尊重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处理好的事,基本上不烦他;比较重要的工作以及会引起一定风险的事,都会主动汇报。
今天看他有些心不在焉,我确认好当下比较紧急的工作要点,正准备离开时,他交待道:“我最近几天不一定会在公司,父亲生病了,在附近的医院住着。”
“你父母不是在老家吗?到这里来住院了?没什么大问题吧?”
“还好,现在有方案可以治疗。是胃的毛病,平时不注意,偶尔疼也放任不管,时间拖长了。已经化疗一段时间了。我不想让他待在老家,熟人太多,担心别人问这问那,加重他的思想负担。在这里没几个认识的人,普通话也说不大来,可以安心治疗。”
听到这里,想说些安慰他的话,又说不出口。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个个都需要操心,岂是三言两语能够慰藉的?想了想,只跟他说:“那你安心照顾,多在医院陪陪也好,如果有其他紧急的事,也可以交待我。”
我父母也在老家,身体早几年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所幸总体还算健康。父亲还在做些体力活,母亲则全力照顾两个侄子,家里家外的事儿都要操持。有时碰到邻里间的摩擦,或是侄子不听话、弟弟、弟媳不懂事,都会打电话给我,让我帮着处理、协调。我常不耐烦,觉得他们一点小事儿都处理不好,又计较,有时候就是百来块钱的事儿,却不依不饶的…可什么才是大事儿呢?这些我眼中的琐事,在他们那一方天地里,或许就是天大的事儿。
我偶尔会跟老吴抱怨,说我父母全副心思都放在弟弟一家,极少关心我。却没意识到,他们已经到了需要被人关心、照顾的年纪了。而我,又花了多少心思在他们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