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 Store偶然看到花田小憩,感觉很美很清新,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的人(或者是对花粉过敏而望而却步吧),我还是下载下来了,看看也好啊。
简介:花田小憩希望给所有喜欢植物和美学的人们,带来的不单纯是花的美丽。更想通过花草与时间的叠加,营造一个你所期待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幸福、浪漫、温馨还是喜悦,我们更着重于制造一份美学标准的生活态度。
Slogan:定义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官网找简介时看到一句话,“你与草木的距离,其实并没有那么远。”这句话挺打动我的。
体验环境
2015年5月6日,一个百般聊赖的失业女青年独自宅在20多平的单间中,用她去年抽奖抽中的iPhone 6随意地浏览着前一晚下载的花田小憩(v3.0.1)。
需求分析
不妨先幻想一下用户画像:
- 美美,女,27岁,生活在二线城市的普通小白领。不久前嫁给了当地一个和她条件差不多的小伙,夫妻二人生活悠闲自在。美美总是喜欢淘一些布艺、植物、摆设等东西,把他们的新家布置得温馨而美丽。她经常关注花田小憩里专题,偶尔也会跟着上面的教程制作作品。
- 靓靓,女,25岁,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高等教育,毕业后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偶尔会加班,但是压力也不算太大。靓靓对生活品质追求较高,和朋友合租住在市区的公寓。靓靓本来就是一个植物爱好者,在办公室和家中都养了一些小植物,她看着就觉得心情不错。她经常看花田小憩里的专题,喜欢动手制作,有时还会直接在花田小憩下单购买材料。她想更多地了解植物和花艺,也关注花田小憩里的植物百科和花艺介绍。
- 王太太,女,33岁,全职家庭主妇。每日送她的孩子上学后家里就剩下她一人,她有时会感觉到无所事事,她想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她感觉做花艺挺好的,既能让她的生活有所寄托,也能把家里环境变得更好。花田小憩里面的教程很详细,难度也不高,王太太很快就上手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和老公、孩子回家后的好心情,王太太心满意足。
- 小明,男,20岁,在校大学生。他的女朋友小红马上就要过生日了,小明想送小红一份浪漫的礼物,却不知道从何着手。他看到App Store首页的花田小憩,感觉做一份作品送给小红可能也不错。他一个一个地看首页的专题,想选一个简单而不失格调的……(这个其实并不符合用户大众,纯属乱入,只是看到某教程下的一条评论——“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居然在看这些”——开启的脑洞)
目标用户主要是20~40岁、对植物和花艺感兴趣、追求生活美学的女性。
用户需求主要有:
- 作品介绍、作品教程
- 查找/选择作品(根据不同的场景、用途或植物种类)
- 分享、收藏、点赞、评论
- 植物和花艺小知识、花艺课程
- 植物和其他材料的在线采购
- 分享作品和交流心得
- 线下活动、线下课程
产品结构
产品体验
优点/特色:
-
美!美!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UI设计、文章排版有大量的留白,显得简单而优雅。专题介绍的作品都很美很文艺很高大上,我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每篇教程都有列出难度系数、养护指数、温度需求值、鲜花香味等级、小贴士等内容,非常专业,十分贴心。
-
不仅介绍了植物、花艺的知识,还介绍了很多生活美学内容。如缤纷小物里面展示了一些捧花、花环、餐盘布置等,跨界鉴赏展示植物与时尚、美食等其他方面的跨界结合。
-
专题除了文章外,还有视频的形式。视频是画面配上简单的字幕提示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这么静静地欣赏花艺师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不足:
- 内容比较少,目前绝大多数专题内容都是花田小憩官方的,其他设计师的内容比较少。商城的物品也比较少。
- 目前的功能大多数还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层面,缺乏满足用户期望型和兴奋型需求的功能(如收藏、社区等)。
- 目前的分类不够细,未能提供根据不同的场景、用途和植物种类进行筛选的功能。用户更多的是随意浏览和欣赏,目的明确(想找某种花、想找适合放在店铺里的作品)的用户很难快捷地找到相应的内容。
- 有些细节上的问题,首页专题其实默认是“文章”的内容,但是选择文章之后又是同样内容的“文章”页面。未注册之前“我的”的所有内容都无法查看。
建议
- 加快与其他设计师合作的步伐,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
- 对内容进行标签化管理,包括作品的场景、用途、植物等(例如:办公室、放松、多肉等),为以后管理更多的内容做好准备,也方便用户查找和筛选。
- 完善功能,如收藏、秀作品等。
- 建立社区,提供一个用户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植物美学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兴趣爱好,当更多的植物美学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