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简友的一篇文章《老家的年味》,那浓浓的年味,也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曾经的年味里――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从我记事起,每到年末,这句话就常被乡亲们挂在嘴边。因此,“腊八”也就成了进入年关的一个标志。
在我们老家,吃了腊八的米饭,就开始显出浓浓的年味了,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做着极为充分的准备。
距离我们家三里路,有一个小集市,隔天逢一次集,每逢单日逢集;距离我们家十二里路,是一个大集镇,每逢双日逢集。一旦过了腊八,男人们、妇女们几乎每日都去赶集,逢单日赶小集,逢双日赶大集,大包小包的往家里备年货。
如果年前不下雨不下雪,路比较好走,手脚也比较利索,孩子定会缠着大人也要会跟着去赶集,去凑凑热闹,买点好吃的。看吧,乡间小路上,走着的、骑车的、拉着架子车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好一派热闹的赶集场面。
要是雨雪天气,那乡间的泥泞路,可就没法走了。可是,有的难缠的孩子,非要哭着喊着跟大人去赶集,结果必然是挨一顿揍,然后自己在那儿哭,大人打完孩子就急匆匆去赶集了。对于大人来说,步行去赶集,还要买许多年货背在身上,也是一项苦差事。可孩子哪懂这个呀,就觉得赶集多好玩呀!
到了集镇上,那个热闹劲就更不用说了,人山人海,人头拥挤,真的是摩肩接踵,你想找个缝挤进去,那可是非常困难的。大街上各种小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卖菜的、卖肉的、卖香蜡纸炮的、还有卖香油的、卖豆腐的、卖衣服的、卖玩具的等等都使出浑身解数,招徕顾客。集市上的商品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天天都去赶集,也需要一直忙到大年三十,年货才能备齐。
办年货的日子,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乡音:
“她婶呀,年货都备齐了吗?”
“办的差不多了。老嫂子呀,你家的年货办的咋样啦?”
“再买点香蜡纸炮就差不多了,琐碎着呢。不到年三十呀,我看是齐不了。
“是呀,到年三十呀,自然就齐了。”
……
我家的年货也是相当丰富的。爸妈会在过年的时候买上平时难得一见的鸡、鸭、鱼、肉,然后就是各类菜肴,什么白菜、萝卜、芹菜、山药、土豆、木耳、黄花菜等等,既是过年这段时间全家人的伙食,也是为待客准备的。买的肉大多都是猪肉,羊肉、牛肉比较贵,即使买,也会很少,专门为待客准备的。在我们家,爸妈还会买一个猪头,4个猪蹄,猪蹄是们兄妹专门准备的,一人一个,谁也不许耍赖拿别人的,爸妈他们是没有的,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除了吃的之外,还要买一些走亲访友用的礼品。都是比较朴实的家常礼品,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有的礼品是果子,名字叫果子,其实可不是水果,就是一种油炸食品吧,根据制作的方法和馅料的不同,分成小金果(细长圆柱形),口酥(圆球形),还有一种里面是糖稀,叫稀果。稀果是我最爱吃的一种果子。所以,每到过年,我都会撺掇爸妈买这一种,在走亲戚之前,总是被我偷吃好几回,结果最后走亲戚时,总是凑不满一包了,免不了我们兄妹几个都被训斥一顿。
还有一次最离谱的,那次,我和邻居小姐妹一起挎着篮子去走去我们共同的亲戚,因为没有大人跟着,我们走到半路的时候,就突然想把篮子里走亲戚的果子拿出来吃一点,我们俩一商量,立即一拍即合,尽管有点担心被发现,但还是吃的欲望占了上风。于是,我俩心惊胆战费了半天劲解开果子包,拿出来一两个,想原封不动地给包好再放回去。结果,怎么也包不成原来的样子,只好皱皱巴巴地又放回篮子里。不知道,亲戚发现没有,但是,他们什么也没说,吃完饭我俩就回去了。这件事,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呢。
需要买的东西差不多的时候,大概腊月二十左右,家里还要花费一两天的时间蒸馍、蒸包子、炸馓子、炸鱼、炸酥鸡。馍和包子一共要蒸上十几锅,具体多少记不清了,只知道蒸馍的那天,家里晾得到处都是馍和包子。甜津津的馍味弥漫了整个屋子,特别有过年的感觉。
最喜欢我们家炸馓子之类的东西,妈妈盘条,爸爸下锅,我们兄妹几个轮流烧火。看着黄澄澄、金灿灿的馓子从油锅里捞出来,口水直流,但是,这时候不能吃,爸妈要先要恭请灶王爷、老天爷、已经去世的长辈们先吃,他们念念有词半天以后,才会对我们说:你们可以吃了!
这时,我们急不可耐地就拿起一把吃起来了,吃得嘴角冒油,乐此不疲。这天会炸上几十斤面的馓子,一直可以吃到收麦子呢。油炸的年货,往往要炸到半夜,馓子炸完了才会炸鱼、酥鸡之类。我是可以坚守到最后的,无论怎么困,我逗不愿意去睡,因为,刚出锅的鱼可是非常好吃的。第二天起来,可能就被妈妈藏起来,留着待客了。我才不会错过这个好几回呢。嘿嘿
腊月二十四,是祭灶地日子,也被称为“小年”,这一天会把厨房里彻底清扫一遍,所有的灶具刷洗一遍,我们都跟着帮忙。只有爸爸一个人继续赶集买需要的东西。
妈妈还会给我们兄妹一人准备一件新衣服,留着大年初一那天穿。
办年货的那段时间,累并快乐者,一年的盼头都在这过年里,浓浓的年味,浓浓的回忆。
现在,几乎没有一点年味了。尤其是在县城居住以后,没有赶集的想法了,也没有乡亲们在一块的热闹了,办年货的事压根就不用考虑了。大年初一超市都不关门,依然可以随吃随买。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单元楼商品房,住了好久,甚至不知道对门是谁。
年味呀,渐行渐远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www.greatytc.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