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我们仨》的时候,杨绛先生已92岁。
我们都喜欢童话,喜欢它的纯真和美好的结局。但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在一起了。”抑或“从此,他们便相伴到老永不分离。”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杨绛一家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先后失散。
钟书于一九九四年夏住进医院。杨绛每天去看他,为他送饭,送菜,送汤汤水水。阿瑗于一九九五年冬住进医院,在西山脚下,每晚会和女儿通电话,每星期会去医院看她。但医院相见,只能匆匆一面。三人分居三处,86岁的老人杨绛是一个联络员,负责传递消息。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一家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杨绛先生一人。从此,以前当做“家”的寓所,不过变成了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杨绛说,“媒体说我内心沉稳和强大。其实,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送走了女儿,送走了挚爱的丈夫。她曾感叹,“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先生在100岁时写下的百岁感言曾被我们刷爆朋友圈。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还有那句家喻户晓的文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是啊,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生离死别,我们并无太多选择的权利,也终将不得不面对。可我们有权利选择过好这一生,去努力守护自己的家,去拥抱身边至亲至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