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生的我走在乡间的路上应该不陌生,大概是年龄的原因,每一次去乡下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新奇和亲切,也或许苏北的农村和东北还是有区别之处。
东北的农村,道路两旁都会有栅栏,每家每户都是分隔开来,各自圈起来的,大门上锁,道路两旁都是榆树。而在盐城,我去的一处农村,家家户户很少看到栅栏都是敞开的,屋前会中鲜花,门前还有条河,河边或种菜,或有果树。没问过果树是谁摘的,但是好像并没有人介意谁吃还是不吃,听阿姨说,她们村里的人很少吃。这要是在东北,在自己家门口的就是自己的了,别人摘断然是要生气的。不是小气儿而是真穷。。。。
虽然是农村,但是很干净,不像我小时候在东北的农村,马路上都是马粪、牛粪,各家院子都是鸡粪、鸭粪。现在牛、马基本没有了,地里从播种到收割都是机器,家里的鸡、鸭、鹅也都开始圈起来了。女儿虽然也去过外婆家很多次,看过鸡、鸭、鹅,但是许久不见,今天还是很兴奋,看鸡就差不多看了10分钟。
闺女看鸡的时候,我去茅房,然后发现了我没见过的,类似于坐便却又有些不同(这个不便于拍照),我看了半天没会上,没明白那设计。哈哈 ,阿姨还开玩笑说,今天你有的写了,不一样的农村茅厕。
阿姨家旁边的小琵琶果熟了,阿姨知道我喜欢吃就扒着树,给我摘了一大袋子,还有蔬菜,开车带会市里面。这个场景,我一边开车回头看看开心的女儿,一边不禁一笑,场景似曾相识啊。我小时候,也会有家里的亲戚到农村拿一大袋子,农村吃不完的蔬菜当成宝贝回城里吃。而我今天依然,面对市场上洒满农药的大棚菜倍加觉得农村没有农药纯天然的蔬菜是个宝。
满载而归的行驶在乡间的路上,道路不宽,有一段路仅能单行。期间遇到一辆对面行驶的车辆,我提前停到一户人家的门口让行,然后对方行驶过去鸣笛一声表示感谢。每次回老家在农村也是这样的,道路很窄,通过一方总会给让行一方鸣笛一声表示感谢。喜欢这种感觉,这种礼貌的仪式。
反观城市,通过一方常常觉得让行的人是车技不行,而不是处于礼貌和安全。甚至会常有,明明自己让行更合适却一定要逼对方倒车让行,城市的文明不知在何处。表示感谢的鸣笛更是不会有,有人说城市鸣笛是污染、违法行为,那我很想问一问:绿灯亮起还不足一秒,就给前车鸣笛不是污染吗?鸣笛可以不必,但是礼让要有,礼让不是低人一等,不需要那么多事儿。
感受路上的的林荫,更让人心旷神怡,心情放松,忙碌久了,体验一下这种乡间生活才更增加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