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广告界殿堂级大师川上徹也曾说过:“对方不认为与自己有关,文案就无法感动人心。”
如今大家身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网络社会,每天都有太多太多的信息充斥在我们身边,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轻易忽略与自己无关的信息。这个时候,决定一篇文章阅读量的很可能就是它的标题是否能够吸引读者,它的内容能否让读者产生共鸣。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在1961年曾在一项实验中证实,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也会越大。
在写作时首要抓住自己的感受、经历和想法去写,这样的思维对自己的帮助就是把我和读者划分到同一阵营,使文章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创造价值。
为什么文章中作者本人的感受和经历会如此重要,我觉得可以用一个心理学现象来解释,即“自己人效应”。
所谓的“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人”所说的话会更加信赖,更容易接受。换句话说,如果作者在文章里恰当地以自己或发生在自己周围人的事情为例,会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
就拿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为例,那时候我刚看完《红楼梦》,对书中王熙凤的命运唏嘘不已,特别想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一开始,我是打算写王熙凤优秀的管理能力,可近年来关于她卓越的“人才管理术”的文章数不胜数。我想,已有珠玉在前,我若再写就有点“俗”了,更何况人家写的远比我好得多。
恰逢这个时候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和其丈夫感情不和,由此我想到了王熙凤。王熙凤可以说是要相貌有相貌,要家世有家世,可自己的丈夫贾琏还是照样背着她偷情。
一开始,贾琏一而再再而三的偷情行为让我恨得牙根直痒痒,可当我再重新看时,我认为在这段以悲剧结尾的婚姻中,凤姐也需要承担一点责任。于是,我就以凤姐和贾琏的婚姻为例,写了一篇文章。
“婚姻”这一话题,一直以来都经久不衰,它不断被人们探讨研究,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遇见一个想要和TA共度一生的人。
写作就是创造价值,而能够写出让读者看完并产生, “啊,这就是在说我!”和“对对对,我就是想说这个!”的感觉,也同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