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声学领域
墨子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罂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敌的准备(原文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内迎之)。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明白声音共振的机理,但这个防敌方法却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4小结
墨子通过广泛的经验考察和系统的科学实验,抽象、概括出一系列反映物质结构的哲学概念:端、体、兼,进而将这三个概念在数学中加以运用得到图形结构的数学抽象:点、图形、空间,使得其对几何的认识超出同时代仅仅为了计算而发展的数学水平。数学的定量要求,促使实验观察的系统化和精确化。数学的抽象化,逻辑推理的严密化,有利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化。紧接着墨子将端、体、兼的概念具体到物理学中,提出了时空结构模型,用端和始、体、宇和久来描述时空结构,内在的将“普朗克长度”与“普朗克时间”、物体、宇宙三个不同尺度的概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了原始的量子力学的思想;再进一步墨子将物体的运动与时空联系起来,考察了运动和时空的关系,打破了仅仅孤立静止的看待物质或宇宙的思路,有了原始的相对论思维。由对运动的观察墨子得到了力是运动原因的这一个结论,尽管不是十分严密但是却于牛顿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最终,沿着“物质——图形——物体——运动——力”这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向,墨子对机械制造、光学、声学都有相当的贡献,可称为中国真正科学的第一人。而《墨子》以其严密的逻辑以及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则当之无愧为自然哲学巨著。其关于物质结构这一点上似乎超出了自然辩证法的认识水平,并为墨家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成为千古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