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都是在匆匆忙忙中回老家,在匆匆忙忙中走亲访友,在匆匆忙忙中完成春节的假期。
于我过年,最美的情怀在这儿:可以一觉睡到一直拱在被子里不起来,可以亲友们围在炉火边一起烤火享受家长里短是是非的温馨,可以吃到老妈做的任何一碗菜都认为是人间美味,可以玩手机到半夜三更不用担心早上起不来,可以坐在床上听外面北风呼啦呼啦的吹,可以半夜跑着去上厕所,回来后在被子里上下牙齿,身体一起抖半天的瑟缩……
基本上是回家后从进家门起,就不愿意踏出家门一步了,以致于将近在周围的美景给忽略了。平时吧,有时间的时候是将热情放在追逐全国各地的名胜景点中了。你是否也如我一样,家乡亲切的景致已很久未曾亲近了?
正月里走亲戚的同学,发了一组在老家公安县崇湖拍的照片到同学群里,才发现真正的美景其实就在身边!透过老同学的几组照片,让我不禁深深怀念关于崇湖的一切。
我们家在崇湖边上,从小吃着湖里的鱼,藕,莲蓬长大的我,是对湖有着很深的感情。虽然如今崇湖分成了南湖与北湖,可是我们已经习惯崇湖是一个整体。
早就听家里人说,崇湖早已在申请并组建国家湿地公园,进度都已快完成。而我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将它的美当一回事。
崇湖的美,在于湖水的波光潋滟:让人沉醉的是那一湖湛蓝的,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微风中闪烁波光点点,让人惊异那一抹湛蓝。
崇湖的美,在于那湖面上:野鸟、丝草、芡实、枯荷在冬日灰暗的天色中,与墨色的湖面相映衬,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斜阳西坠,晚归的渔人披着霞光摇着小船在湖面上荡漾,那热闹是生活的憧憬,幸福之舟穿行在春,夏,秋,冬。
官方对崇湖的介绍是这样的:崇湖位于荆州市公安县荆江分洪区,是国家黄颡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崇湖北面是“九曲回肠”的荆江,自古“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以北是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崇湖的南面,是水系交错的洞庭湖流域。
我对这段话没有太多感情,对我所熟悉的崇湖就是个冰冷而机械性的一段文字,离我所认识熟悉的的崇湖特别遥远。
很搞笑的是,做为一个渔民之后,我居然不知道黄颡鱼到底是什么鱼。且这个“颡”还不认识,问过了在读水产研究生的表弟后才普及了知识。原来就是我们在餐桌上经常吃到的美食—黄骨鱼。
其实黄骨鱼在崇湖养殖的就有很多种分类(养殖也分野生与精养的),可是对于吃货的我来说,真的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硬角黄腊丁、江颡,尖嘴黄颡、油黄姑……无论是煎,炸,煮,蒸,味道都是鲜美无敌的,让人恨不得将舌头都吞下去。
关于崇湖,也有很多传说与鬼故事流传于民间。传说崇湖原本是叫“沉湖”的,在湖的底下掩盖的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但公安县志上却没有记载此传说真委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湖底下,是肯定有古代墓葬群存在的。
而鬼故事与沉湖的传说,总是连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据说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划船经过阴嘎台,能听到喊救命到的呼唤声!反正我是在夜晚不敢到湖里去的。
湖面浮现古尸是我妈妈年轻的时候亲眼所见:四十年前,我妈妈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做为渔民之家的一份子每天必须出去放卡子,收地钩…等捕鱼工作。漂浮在湖面的古尸是一位清朝的小脚老太,并且尸身并没有腐败,白生生的脸庞透着富贵之气漂在湖面上。
而在传说中的盗墓者是真实存在的,这群无良强盗将古金银细软全盗走了,而没有让死者入土为安,在湖上讨生活的渔民很多老一辈都有看见,可以去打听得到的。
后来这个古尸到底怎么样了,妈妈也说不清楚了,只记得在湖面上漂了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害怕去碰触。又据说盗了小脚老太墓的人在半年之内都暴毙了也不知真假,总之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春季,小荷初露新绿如烟,金黄的油菜花晃人眼睛;
盛夏,红,白莲花竞相开放,在漫天星斗浩瀚中,享受荷叶田田凉风习习;
金秋,鱼肥蟹鲜,菱脆藕甜,收获满满的幸福;
隆冬,芦花连片,枯荷成景,野鸭成群雪里飞舞。
如此美景,能不忆崇湖否?亲爱的,何时有空陪我共游崇湖美景,重回儿时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