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号周五,倍阅空间开幕。听了其冠名之大讲堂的第一次开讲,讲得非常好,契合主题。都谈到了读书。也让我思考,现代的学生和家庭到底该怎样读书。
还是重点留下八小时以外的美好记忆吧。
4月17号,周六,骑行绿道大环,从森林公园到白马驿站,华侨城,九女墩,一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郊野道上遇到好几个团队大型活动,都是以红色传承为活动主线和契机。
在东湖帆船基地歇息的时候 ,一位86岁阿姨向我问路,问磨山还有多远,附近哪里有水售卖。
惊讶她有如此良好身体,只带手机就出门的,在她这年龄已经很少了。说明阿姨与时俱进。能够自如使用手机功能及支付。
我感觉她是闷久了,也或许和我有缘。一问一答的对白中,她笑呵呵地有种找到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欲一倾而快之。我想,一定是我长得像她的亲属或小妹吧。
她自述姓耿,18岁从上海来到武汉,做会计工作,两个儿子,一个在澳洲,一个在上海。老伴前些年因病不在了。说起老伴,她有些伤感。说没人给她倒茶洗碗了,没人听她讲琐事了。
“阿姨身体这么好,一定会成为过百岁的寿星。”我想给她拍照,她执意不肯,说网上流传开不太好。不等她询问我说自己做教育工作,周末出来溜达。
我很想听她过往的经历和故事,不巧手机响了。我接电话,中断了她悠远绵长的叙述。我们虽然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但稍稍的空缺和遗憾,谁又说不是另一种完满。
一场忘年交的偶遇之缘,就在东湖之畔。随后是她向我摆手,远远的说:“谢谢你小姑娘”。哈哈哈,小姑娘三个字,手机差点掉地上。我以为自己是从四十年前的那个黄毛丫头哧溜一下,穿越到了东湖绿道上骑行的大妈。
她回望时,还说了一句,我早看出你是个老师。让我再次惊讶她的超乎年龄的观察力。
中午,和好友吃了烤鱼,不曾想,导致过敏。没找出具体原因。可能是烤鱼里面的某种作料,皮肤不耐受。这是医生的话,建议服药,只好规矩的遵医嘱。
周天是18号,到东湖凌波门观泳士们跳水。他们捉到一条大鱼。并到邓队家共同祝贺捕获之乐。
从视频里欣赏到泳士们跳水的精彩瞬间。羡慕又敬佩。我还没跳过,也想寻找机会学学。
周末之乐,乐而乐乎?乐也!
为食伤身,痛而痛乎?痛也!
犹以记之,苦乐参半,天下之人,概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