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对鲁迅的印象仅仅是教材里面,“真的猛士”。
还有那句,“早已目不忍视,又复耳不忍闻。”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句倒不轻易想起。
印象中鲁迅是个严峻的思想家,文字不太让人读得懂,想来是时代的关系。
最近读鲁迅,才知道先前的印象偏差太大。
仅仅以小说而论,他的短篇小说十分有功力,称得上一流小说家。
今天读到热风,里面有一篇孤独者。
孤独者是不合于众的、行为怪癖的。行为怪癖,描述中本身就有价值判断,怪癖怎么能是好呢?
问题是,如果大众不好,怪癖岂不是有好的成分?。
其人对于人事,报以冷眼,对以冷冷的笑。
生活窘迫,但不管不顾,因为尚有同行者。尚有知音,希望他能好好的活。
好好的活是怎样的活啊。是日益增长的流言,是近乎于乞讨,是身体越来越差,染上痨病。
这时候,他的知音死了。于是他好了。
在写给“我”的信中如此写道,“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
又写道,“现在请忘了我吧,我现在已经好了。”
好了之后是怎样的生活啊。在最后一段时间里,他不那么孤僻,开始与上流圈子厮混,开始被下层人吹捧。
当然,还是有些怪异,但怪异难道不是大人物常有的吗。也是好的。
幸而有怪异,让他还是他。等他死了之后,又恢复真面,又好好的活了。
看来他没有全好。幸亏没有全好。
生活的压力来自于看不到听不到的方面,在于那微妙的气氛,在于夜深人静的孤寂。
我有知音吗?没有真的。
我企盼着,不至于有哪一天写出类似“我已经好了”的文字。
就让我失败吧。
出门上厕所,明月高悬,冷冷的光,冷光是淡淡的,照不清飘着的细细的雪。
我有知音了,它让我好好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