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三次战争--读《中国历代战争史》7

最近看了《中国历代战争史》第7册,讲隋朝的战争。

因为战争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形式,而历史,主要的内容,其实就是政治斗争史,所以面对洋洋历史的大部头书海,专挑战争史去看,也算是历史的精华篇了。

不仅如此,如果你同时看两部书,相互映照着看,也是蛮有意思,这也是一种看书学习的方式,一次看一部书,在你的头脑里面有些知识碎片存储了,看另一部书,又有些知识碎片存储了,然后这两次的碎片加起来,很可能知识就连片了。

在隋朝开国之前,中国也是像东汉末年那样的三分天下,

大家知道汉末分三国,司马氏短暂统一中国的晋,后来又分裂为南北朝,有一段时间是北朝的魏国和南朝对峙,魏国内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后来就变成高欢一族统治的北齐,西魏则变成宇文氏统治的北周。

北周、北齐和南陈,这三国对立的形势和我们大家熟悉的三国有什么异同?北周类似蜀汉,但是比蜀汉多了关中及以西地区,也就是诸葛亮五次北伐梦寐以求的,当然北周是先有关中地区,后有的巴蜀,这一点,又和秦国统一中国的过程有些类似。占据关中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实际上就对北齐和南陈形成了战略优势,后来就在北齐政治混乱的时候,一举荡平了中原地区,然后又在北方击败了入侵的突厥之后,转身分两路平定了江南地区,统一了全国。

这时候隋朝自西晋以来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国力之强大,四夷皆服,然而只有东边的高丽国不来朝觐,又勾搭南陈和突厥,惹得隋炀帝举兵亲征。可能是隋朝是200多年来第一次统一全国,国力太强了,给隋炀帝的感觉太好了,不听大臣劝阻,亲征高丽,三次都是失败了,后果就是全国大乱,最终隋朝灭亡。

隋朝的几次战争成败,分析一下关键因素,是蛮有意思的。

抗击突厥:离间计

隋朝在抗击突厥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叫做长孙晟,没错,这个人就是后来唐朝宰相长孙无忌的爸爸。长孙晟在突厥侵扰中原的时候,奉命出使突厥观察形势,了解到当时的突厥--摄图沙钵略可汗猜忌他的弟弟处罗侯,在军事上又有玷( dian )厥、阿波突利叔侄兄弟等各统强兵,虽然对外显示一致,对内其实相互猜疑,所以上书隋文帝,献上了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计策:

今宜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自防右地(突厥西方)……又引处罗,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突厥东方)。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十数年后,乘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

隋文帝采纳的长孙晟的对突厥基本策略,这是隋朝战胜突厥的主要原因。这有点像汉朝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后的策略,所不同的是,隋朝是主动采取的离间计。

平定江南:以正合、以奇(ji)胜

在隋朝抵挡住了突厥的进攻之后,继续其平定江南、统一全国的计划。进攻南陈的主要方略,是崔仲方提出:

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以东沿江各要地部署精兵,秘密准备渡江,在益(治今成都)、信(治今四川奉节东)、襄(治今湖北襄樊)、荆(治今湖北江陵)等地速造战船,准备水战;陈如以精兵赴援上游,下游诸将即可乘虚渡江,如陈拥兵自卫,上游诸军则可顺江东下,直取建康(今南京)。

这段精彩的话,符合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就是在两国分界的长江上,我攻上游,如果你下游兵来协防,那么我下游的兵就攻你下游。


三征高丽,天下大乱

三征高丽失败,可以说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本来隋炀帝的老爸隋文帝,抵挡住了突厥,平定了江南,形势一片大好,国力强盛,但是隋炀帝嗨过了头,因为高丽不来朝觐,就决定亲征高丽。从这里看出来,他的才能远不及他老爸。想想也是,毕竟杨坚是靠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宰相的位置,然后再篡位的。杨广并没有通过实际工作经验锻炼他的能力。在杨坚那里,他采纳了臣下的建议,正确地采取了策略,才分化了突厥和南陈。杨广仅仅因为高丽不来朝贡,就要亲征,这不是嗨过了头,又是什么?

当时他就这个事情问大臣的看法,大臣们认为,去打高丽,应该派一名将领带兵,长距离作战,速战速决比较好,如果御驾亲征,耗费太多,隐患太大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杨广就没有听从,而且愣是前后亲征三次。

其实历史上皇帝亲征,失败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比如刘邦北击匈奴,被围困;刘备为关羽报仇,被陆逊火烧连营。在成功的皇帝里面,基本上自己是武将的,成功率更高一点,例如天策上将李世民。像康熙征葛尔丹,虽然也是亲征,但他是战区后方指挥。

杨广自己不懂军事,居然跑到前线,去监督兵士们,弄得大家放不开手脚,这是征高丽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征高丽,三次都是在今天涿郡(北京附近)集结,然后过山海关到锦州,然后再到辽河前线,也就是今天沈阳一带。军队100多万人,粮食后勤补给从中原各地,利用大运河等运送。因为人去了太多,路途又遥远(距离西安1600多公里),所以粮食补给是很大的问题。粮食补给困难,要求单兵负重太重,史书记载每个人三石,相当于要300斤,所以很多人都把东西偷偷找地方埋了,这样到了前线,粮食就更不够了。这是征高丽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高丽这个地方和西北不大一样,有点类似南方,有山,有水,有城堡。所以如果高丽固守不出,坚壁清野,隋军劳师远征,本来就很难获胜。你看南北朝对峙200多年,军事上沿着长江互有胜负,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说,这是征高丽失败的第三个原因。

还有原因就是天气,辽东那地方冬天太冷,几次征高丽,都是因为天气等原因无法持续,被迫退军。

在第二次征高丽的时候,有个负责运粮的诸侯杨玄感看到逃兵和盗贼变多了,加上之前炀帝又对他有所猜忌,就叛变了。当时杨玄感的手下李密给他贡献了三条计策,上策是派兵堵住隋炀帝的归路山海关,等到粮食吃完,大军就死在那里了。中策是快速进军关中地区,占领长安。下策是围困城防比较坚固的东都洛阳。可惜杨玄感恰恰采用了下策,结果兵力白白耗费在攻城战上。看得出李密这个人是非常厉害了。

第三次征高丽的时候,虽然高丽名义上投降,但实际上是没有失败。而隋炀帝因为冬天快来了,着急赶回去。但这时候天下反叛的地方已经很多了,隋炀帝连长安都没回,直接跑到了江都(扬州)。最后在扬州被反叛的宇文化及杀死,隋朝就这样灭亡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65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82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21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9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23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5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0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48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2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9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