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着希望从我那个山东的小城市出来,来到魔都上海,为的是给我平庸的生活增添一点色彩,也为了摆脱严寒的冬天,结果没想到的是,上海并不像我想象中的温暖,反而也是一片充满了刺骨寒风的景象。只不过一同冰冻的,不光只有上海的高楼大厦,花草树木,一砖一瓦,更有我那残存的,一丝丝希望。
今天晚上刚刚从解析几何的补考考场中走出来,脑海里回想着刚才的考题,看到了刚才自己在考场上捉襟见肘的窘迫样,心中很不是滋味。更不必说本周六还要进行的数学分析补考。上学期期末一次挂掉两科,是我意料之外的。会想起上学期的时光,似乎有一大多半的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是什么使我这般“努力”,最后却还是挂了科呢?
再仔细一想,答案似乎早已明了:大部分时间似乎是用在了图书馆里,但是绝大多数的时间似乎总是与手机纠缠不休,即使是少有的认真学习的时间,也都靠在了我的日语网课上,更难有时间投入地一琢磨我的尚未解决的数学题。高中数学学得虽不算好,但是每次却都能应对自然,大概要归功于持之以恒地做卷子。刘老师每周乃至每天一套的卷子,似乎早就让我们对于各种题型都娴熟于心。而大学里,我已经数不清有多长时间没有进行过沉浸式的学习了。每次在图书馆里象征性地看看书,一知半解便是相安无事,全不管是否灵活掌握,更以“在图书馆泡了一天”为充分的理由,晚上上床便开始理直气壮地玩起了手机,放下手机时,经常已是一两点。第二天睁开惺忪的眼睛,同样以一脸倦意应付着自己的专业课,每次往前排一坐,摆出一份认真学习的样貌,却不知已在课上频频“点头”;下课也“虚心”地去请教老师问题,其实自己心里也懂那只不过是课本上一些尚未搞懂的知识点,根本没有什么新的发展和创新。每天这样浑浑噩噩地混着,却活成了高中老师们口中的班里后几名,自己还浑然不知。
总结上学期的学习经历,我只有三个字:假努力。这害人不浅,不仅仅因为它蒙蔽了他人,最是蒙蔽了自己。它让你沉迷于“我学习了”的泡沫中,但是,成绩回把谎言戳穿,直到失去最后一条底裤。很遗憾自己这次在成绩上的失利,但同时也很感激自己的这次觉悟,假象终被揭穿,真相浮出水面,自己总归要面对现实。学艺不精,好逸恶劳,是有相应的代价的。莫要去羡慕其他人可以尽情享受大学生一般的生活,至少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一丝不苟,玩的时候,自然也是尽兴;而我,又想雨露均沾,还要显得比别人努力,没有那个痛定思痛的决心,还想要一个好看的表象,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切莫“假努力”,切莫为了一个好看的样子。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