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要紧扣20字方针,用好“黄、绿、红、蓝、橙”五彩笔,绘好“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生活富”五张画,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
巧用“黄色笔”,黄色是丰收的颜色。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行曲”中重要的“乐章”。要立足特色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有特色、有产业、有内涵的美丽乡村路径。要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打造“一村一业、数村一品”,不断培优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要强化科技兴农强农,促进生产过程轻简化、生产方式绿色化、农业产品健康化,徐徐铺展“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场景。
巧用“绿色笔”,绿色是美丽的颜色。要充分发挥乡村生态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护好“绿水青山”,育好“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把空气变财气、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把生态资源变成绿色财源,让美丽与大地相拥、与发展相伴、与生活同行。积极探索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推进传统院落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微组团、片区化发展,用精益求精的笔触描绘“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域一特色”的美景,真正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巧用“红色笔”,红色是激情的颜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物质上富足,也要让农民精神丰盈,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也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要厚植文化力量,注入红色文化基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快构建区、镇、村、文化中心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打造“一节一品牌、一镇一特色”,提质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精气神,重建乡村文化自信。
巧用“蓝色笔”,蓝色是和谐的颜色。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智慧凝聚起来。践行“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做实人民调解,通过“调解出手、群众握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新基层治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传承乡贤优秀文化基因,激活乡贤文化资源,建构新乡贤文化,推进乡贤治理,展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图景。
巧用“橙色笔”,橙色是幸福的颜色。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要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激活“人”“地”“钱”要素的政策举措,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