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白石去世的当年,国家为他举办了一个遗作展,年底人美社就根据这次展览整理出版了一本白石遗作纪念画册,这本画册的第四百二十号作品就是遗作展览排在最末位的一幅画,而排位次序是根据白石老人生前创作时间先后为依据的,也就是说,这幅编号为四百二十号的作品正是齐白石生前最后一幅画。
这幅画能被确定为白石绝笔之作还有其他依据,展览方也是根据多位他的亲传弟子证实之后才将此作排在最末的位置,画的是两个葫芦若干藤蔓。而排在这幅画之前的第四百一十九号作品《牡丹》,曾经因为齐良迟曾说是父亲绝笔,而一度被误传,如今美术界对于白石绝笔是《葫芦》已经没有争议。
在遗作展现身之后,这幅《葫芦》除开期间曾在另外两本画册上刊登过,再也没有被公开展览过,隐身四十三年之后,这幅绝笔之作于一零年现身嘉德拍场,最终卖了贰仟贰佰肆拾万。
这幅白石绝笔画很快引起了美术界的重新关注,人们很快发现这幅画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精彩,不但有错字还画得有些古怪。
首先是题写年龄的时候写成了九十八,当时老人的实际年龄是九十三,按照他的习惯一般就是加个两三岁,在这幅画里他一加就加了五岁。其次就是“岁”字勉勉强强算是写完整了,但却写错了。这说明老人当时其实已经开始恍惚了,而且李可染说其实他一提笔就已经有些糊涂,还问了李可染“九”字应该怎么写之后,才提笔落款。
字都不会写了,说明当时老人的状态实在接近油尽灯枯了,所以画出来的葫芦和藤蔓现在看上去仍然能明显看出他是在恍惚之中“胡涂”出来的,因此很多人看过他这幅生前绝笔都觉得实在大失水准。那么为何这幅既有错字还是“胡涂”出来的画能卖了贰仟贰佰肆拾万呢?
相比之下他其他很多幅《葫芦》都要比这幅绝笔强,无论是看题跋的字还是看画的线条劲道,谁都能看出不在一个水准线,但唯有这幅价最高,难道仅仅因为是“绝笔”就有这样的价值么?
“绝笔”当然有不一样的意义,但美术作品的价值还是得看内在的笔墨,专家对这幅“绝笔”价值两千余万是如何理解的呢?
专家王鲁湘曾专门就此幅白石绝笔《葫芦》撰文,文中他介绍了此作的出处为白石弟子张仃珍藏,这幅画在参加白石遗作展之后就一直被张仃秘藏,而当年也只有张仃的密友才有机会偶尔观赏,可见张仃对这幅《葫芦》的珍视。
而对于这幅既有错字又看似“胡涂”的画,王鲁湘认为这已经不是画了,而是“天爵”!意思就是说白石在画这幅画时人已近恍惚失神的状态,完全达到了天人合一用神运笔的至高境界,是凭着他数十年的修为释放本能而“胡涂”出来的,故而乃是画中“天爵”!拍出两千两百三四十万又何贵之有呢?
(文: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