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末和亲戚去郊外踏青,当车开出了城市,一阵青草的香味环绕在车中,久闻都市的尘嚣,接地气的味道使人特别放松。旅途无聊,车里四个长辈开始絮叨各家的家常。
二姑感叹小弟婚姻大事没有着落,给他介绍的女孩子都入不了他的眼,近一段时间给他相亲,介绍了不下十个,都不是挑剔鼻子大了,就是眼睛小了,不然就是头和身体比例不协调,为此母子俩没少干架。一边急着抱孙子,一边心理逆反严重,就是不从,看不中。母亲为他错过的机会痛心疾首,“我给他介绍的都是工作单位好,家庭背景又好,上星期那个,在医院工作,研究生,父母是大学老师,我们家也是学校里的,正好门当互对,女方的爸爸还是学校领导,还能在今后的升迁上对他有帮助,女孩子本身就在医院工作,以后家里人有个医院的,多安心;长相嘛,肯定不是天仙咯,再说也不可能找天仙,只要过得去就行了,找老婆又不是找仙女。小孩子总是在长相上有所挑剔,婚姻还是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古话是没错的,父母可以从大局上把握,能看清一些事情,让他以后的生活轻松,顺利,优渥。小孩子,往往就是年轻的时候听不进大人的话。”
也许是最后一句话,引起了父母们的共鸣,我爸妈也轻叹了口气,我觉得车内气氛压抑,把头转向窗外。
二姑接着问我:“你还记得我之前给你介绍的小周么?”
我望向她,点点头,回想起那个相亲对象,我撇撇嘴,虽然当时与他接触时间不长,但是让我流眼泪最多,所以我听到这,心里一沉。
他父亲是省办公厅的一个部门主任,当他儿子在上海混得不咋的的时候,动用关系在我们小城给他安排了一个政府里的职位,爸爸极其好强,不甘人后。工作上各个领导,关节,勤于走访,疏通,业余时间,把老家的土特产贩到城里卖。二姑对他颇为佩服,当年极力促成我与小周。
“他去年结的婚,对象也是我介绍的,是我们单位的实习生,后来考进了学校。那个女孩子比你脑袋灵活多了,一听到他家这样的条件,马上向小周献殷勤,你看她多有福气,和小周结了婚,住进了小周家刚买的600万别墅里。你就没这个命吧,现在想换工作,自己想破脑袋,还如此艰难,如果找了他,以他爸爸的关系,那不是一句话!再说了,他家那别墅,可在新城区中心地带,你家现在也没有这条件!”
我捣葱般,“是,是,往往是年轻时候不听大人的,要走过才能领悟。”
二姑对我的附和,表示很满意,最近被小弟执拗的言论气得够呛,对于附和她的,反而没有了接茬。
车里一时间安静下来。
姑父一直沉默不语开着车,我看了看他,想起来两年前的小弟。
那时候小弟正谈了一个女朋友,是大学校友,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主持,绘画精通,考下的证书一大堆,人也漂亮,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小弟是暖男,脾气又好的没话说,也许正是她喜欢的款,俩人很是要好,小弟很佩服她的才华,很敬重她。可是二姑和姑父不喜欢,因为那姑娘是个百姓人家,不与他家门当户对,硬是把俩人拆散。俩人不同意分手,还是姑父亲自出面找那女孩约谈,让她知难而退。
从此,小弟踏上了父母安排相亲的历程。
二
我们都没有了生存危机,吃得饱,穿的暖,可是还要比条件,家庭条件好的,还要找更好的,唯恐自己家道走下坡路。或是为了自尊,觉得自家条件好,找个条件差的,在同事面前也抬不起头来;如果幸运能攀上官或者富商家庭便觉得趾高气昂,在熟人面前说话都有底气了,脸上都有光了,可这要建立在喜欢的前提上。如果恰好人帅,多金,又讨喜,那是完美,如果只是为了迁就条件,而妥协,未尝也不是一种选择,只是一开始就要“装”的日子,过得就有些累。
三
另外一个小弟明年打算结婚了,姑父为他惋惜,说他应该找条件更好的,“在我们学校,连司机都找了研究生了,他才找个大专生,那女孩没个稳定工作,家里条件又一般,在事业上不能帮他,找对象就要找能帮你改变命运的。”
四
有人能为了面包放弃爱情,有人有情饮水饱。原来的我总是单纯地认为哪种对或者哪种错,但是现在我觉得无论选择哪种都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经历不同的事情之后,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年轻时觉得爱情比天大,条件啊,物质啊,都可以往后排;在经历了家庭,实在的生活之后,觉得爱情似乎也不是年轻时候想得那么重要。原来无法理解同事,常年丈夫在国外挣美金,妻子一人独自在国内撑一个家。而现在当有同样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时,会去衡量利弊,而不是一口回绝。
无论怎么选都没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所做的选择都要放在在当时的情境下来看,有着当时的事件背景和参与其中人的心理因素。我们只能做符合当时做好的选择,而不可能迁就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妥协当下的意愿。只要当下能作出发乎心,没有违背心意的选择,就是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