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星期一 小雨
“ 妈妈,有件事我想问问你?”
“说吧,啥事啊?”我停住了急匆匆的脚步。然而儿子却欲言又止。
“什么事情,为什么不说话了呢?”没想到儿子却说:“算了,算了,你快出去吧!没啥事了!”什么事儿?快说!”
“没啥事了,你快走吧!”儿子越是这样说,我越是感觉奇怪,直觉告诉我:他一定有事,而且不是好事。
“说吧,妈妈不会训你的!”
“真的?”
“真的!快点!”
“那你能给我同学的妈妈打个电话问问今晚地理是什么作业吗?”
虽说事前约好了不训他,但是一听说没记清楚作业,我心里的怒火又开始燃烧。但转念一想,不是约定好了吗?可是我还是没控制住自己:“你怎么又忘记记作业了呢?我不是和你说过吗?放学后收拾好作业再回家……”啪啪啪,类似的语言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却能脱口而出。我又准备数落他自上中学以来在记作业方面出现的种种不是。不曾想被他的话打断了,“妈妈,不是我没记清作业,而是我记的地理作业不确定。我在想:地理这一课已经学完了,老师怎么可能让做第6页的导学案呢?我想老师一定是让做第7页的练习题!”
“那你就做第7页呗!”
“可是,放学时我明明听见同学说做第6页的!”
“那是你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说着,我便走出了他的房间,一边走还不忘一边扔下句话:“谁让你不长记性的,我也没办法!”
回到客厅坐了下来,我本想偷偷的问问朋友今晚的地理作业到底是什么,可是我又一想:既然说了让他自己解决,是福是祸让他自己处理去吧!就算是做错,让老师狠狠教训他一次,未尝不是好事!
9:30,该准备睡觉了!看他也从书房走了出来,我问道:“作业写完了吗?”
儿子如释重负地说:“完成了!”
“那地理到底做得哪里?”
没曾想他却说:“这两页我都完成了!”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还能指责什么呢?
孩子总体来说责任心还是比较强的,小学阶段虽说家就住在校园里,但是放学后再返回教室拿作业的情况少之又少,作业一般也不用家长操心,都能自己记得清并按时完成。但自从上了中学后,情况有所变化,不到一个学期,作业已经三次出现了问题。一次是历史试卷忘记带回家,周日早上我陪同去教室找回来的;第二次时政治试卷找不到了,爸爸帮他复印了一份,后来又说在讲台上找到了;第三次是地理作业没记清楚,让我帮忙打电话问问同学。经过询问,结果作业他没记错。
说实话,今天再让我给同学家长打电话,我真的有些不情愿。一方面感觉作业总归还得让孩子自己记清楚,这方面的习惯必须养成。另一方面我感觉时间较晚了,再联系害怕打扰别人。可是,面对孩子的请求,不打电话就不打吧!我为啥还要埋怨他一番呢?我开始自责。
于是我对儿子说:“没听清楚作业的确是你的错误,妈妈不帮你也是有原因的……”没等我说完,话就被儿子打断:“妈妈,别说了,我知道,你就是想让我长记性!我这不也没怪你嘛!以后我想着了,放学后记清作业再离校。”
此刻,我还能说什么呢?不管儿子以后能不能做到,但就今天对我的宽容与理解,我已非常感动。想着自己每天和儿子的对话,有时真的很苛刻。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忙碌带动了孩子的浮躁,每天真正蹲下来和孩子对话的时间越来越少。忙成了借口!对照孩子,反观自己,作为家长的确很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成长。
近期,恰好东津实验学校也正在开展家校合育,见群里不少家长书写教育日记,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自己越发内疚,感觉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太少。今天起,决定每天多一些对孩子的关注,努力让自己以成长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不管结果如何,我想至少在多年之后,当我们回忆起孩子的成长历程时,我们做父母的都能更加心安。不要因为在孩子成长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因自己的缺席而后悔和自责!感谢学校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唤醒了我们家长的内在觉醒与自我观察。让我们一起关注、记录和分享自己和孩子相处中的小故事,共同期盼我们的孩子在家校共同关注下健康茁壮成长!再次感谢东津实验学校的老师,感谢东津实验学校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