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有一首歌,名字叫《跟着感觉走》,看歌名是不是特别潇洒呢?时下,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真这样做就对了吗?
我的同事,是一位特别好吃的四川小伙。平时工作忙,闲下来最大的爱好就是和朋友一起吃饭。或者,晚上在家烧一大锅水,煮一锅老家的香肠腊肉酱肉。
满房间飘着的肉香,让家里的孩子妻子也跟着馋起来。煮好放凉,在菜板上轻轻切成薄片。那香肠和酱肉变得晶莹剔透,令人难以抗拒。夹一片,入口浓郁,叫人吃了还想吃。有时候,他还自斟自饮,一盘香喷喷的腌肉,三两下就见了底。
但最近我们单位体检,他查出患有脑卒中的前兆。主要是吃肉过多,维生素摄入不够和缺乏运动引起的。医生给他开了三个月的药。
他意识到身体亮起了红灯,再也不敢像以前胡吃海塞了,晚上只吃点水果就算一顿。而且,每天早晨快走一小时,晚上去球馆打乒乓球,上下班每天走路,微信显示有2万步了。
如果我这位同事,跟着感觉走,想吃就吃,想躺就躺,他知道,恐怕也会变成同一座住宅楼那位连电梯也走不出去的中风的男子了。
如果,我们不做某件事的危害足够大,足以让自己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时,才会真正下定决心,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2.
郑是公司的一名领导,平时给别人的印象都是乐呵呵的,好像从不会跟人生气。但当和他14岁的儿子在一起,常常一言不合就会对儿子大吼大叫,有时候还会动手。
郑也在事后反思到自己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会给儿子买一些好吃的或玩具作为补偿。但遇事时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最近几年儿子渐渐长大,他不愿接受爸爸发脾气后的“讨好”方式,也拒不接受爸爸的道歉方式。俩人的关系有时候很紧张,这让郑非常难受。
一边是着急上火的妻子,一边是怒目而视的儿子,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随性发作的感觉虽然很爽,但发作之后却让父子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再这样由着性子,将来儿子会和自己渐行渐远,甚至影响到儿子将来的家庭关系。
郑开始阅读家庭教育的书籍,记录自己和儿子关系变化的事件,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和青春期的儿子一起成长。
很多家庭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最初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的。而父母的不当和随意的教育方式,是亲子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儿子,易怒暴躁的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学习控制情绪。虽然这个过程很慢,也很不容易,但他还是决定要去做。
3.
然而,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从理性出发,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是深知自己的短板,但因为懒惰和怀疑,不愿意付出长期的努力。
没有高的学历和能力,又不愿花时间和金钱,学习新的技能,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被生活裹挟着,陷在低水平的勤奋当中。
失恋了,不反思自己的问题,不改变性格中的自卑或强势,也不主动创造机会,接触优秀的人,最终唱着“没有情人的情人节”过了一年又一年。
被离婚,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更没有《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的勇气和坚韧。却不愿迈出尝试的步伐,只有在无聊的电视节目中虚度每一天,暴食暴饮,在自怨自艾和愤世嫉俗的情绪里郁郁寡欢。
生活中永远有两种人。
一种人,是不知自己的未来或明知未来也要闭上眼睛不愿改变的人。随心所欲是他们的做事方式,所以,你会看到变形的身材、邋遢的形象、暴躁的脾气、敷衍应付地做事。
另一种人,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持之以恒为之行动的人。自律、理性、愉悦是他们的表现,一切都在掌控在之中。健康的身形、洁净精致的外表、得体的言行、用心地做事。
当然,人非圣贤,不可能随时随地保持精准的判断和行动。但在绝大多数时候,自律的人会主动做一些让自己不那么舒服的事情,他们知道,假以时日,一定会收获一个更能掌控的人生。
而随心所欲的人,常常在一时的贪欲的满足中缴械,却在面对未来时茫然无措……
请记住,要想让自己以后不留下遗恨,只有从现在起,做一些你不想做却应该做的事情,你会离想要的生活近一点,更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