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楚国争霸局势转入低潮
随着前述三个方面因素(楚国内政、对吴局势和齐国态度)的陆续出现转机,楚国开始谋求扭转局势(前561):
……冬,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杨梁,以报晋之取郑也……(左传.襄公十二年)
另一方面也通过婚配加强秦、楚联系:
……秦嬴归于楚。楚司马子庚聘于秦,为夫人宁,礼也……(左传.襄公十二年)
不过此类合作的实质效果注定相对有限:
如图(红线所示),由于晋国自从“崤之战”(前627)后通过控制“桃林之塞”禁止秦国再次通过崤函东进,秦国只能通过商洛山区出武关进入南阳盆地(如蓝线所示)与楚师汇合。而秦、楚联军向东讨伐宋国的路线(如绿线所示)需要穿越一系列西北、东南向河流,大部队机动极为不便,利用淮、泗、濉水补给又距离太远,故而此类军事行动十分不经济,其象征意义大于对中原诸侯的实质损害。
在遭受了失去郑国的挫折(前562)后,虚岁四十二岁的楚共王于次年在失落中去世:
……楚子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莫对。及五命乃许。秋,楚共王卒……(左传.襄公十三年)
从此在春秋时期楚国直接与中原诸侯的冲突中几乎再无建树,只能指望两个战略伙伴齐、秦对晋国能够有效牵制。
鲁襄公十三年(前560)为防范齐国进行的战备
对于上述涉及周、晋、楚、齐、秦、吴等邦国彼此之间关系的变化,鲁国自然是洞若观火,因此在这些因素发酵的过程中着手进行预先准备。如前文所述,在襄公十二年(前561)积极反击莒国入侵之后,鲁襄公于当年冬天前往晋国朝觐,经过晋悼公面授机宜之后,于次年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
……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凡书“取”,言易也……(左传.襄公十三年)
按照后来诸侯伐齐“平阴之役”(前555)的论述,邿国属于平阴附近的险要之地:
如图,邿地大致位于泰山山脉西缘,汶水以北,属于广义上的“汶阳之田”。鲁国攻略此地,意在借助晋国之力完全克复汶水以北。
如果再从地形上来看,邿地位于晋、卫、曹等姬姓诸侯联军进入济水以南并进而攻打齐国腹地的要隘:
如图,如果抢占此地,则诸侯联军可以沿济水之阴一路长驱直入进入齐国。
由于上一年鲁对莒的反击由季孙宿帅领右军负责,那么根据轮换顺序此役当由叔孙豹率领左军负责。
鲁襄公十三年(前560)城防邑
鲁国乘乱取邿的举动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因为周边区域一直是齐国的势力范围,此明显是在晋国的默许下开始蚕食齐国周边藩属的行为。鲁国自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齐国决定动兵反击之前紧急加强了防御:
……冬,城防,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礼也……(左传.襄公十三年)
防邑为臧氏封地,不过公开版本的插图上面把防的位置放在了费邑的东面:
如图,原图认为的防地位置明显有误,因为按照《传》襄公十七年的说法,齐师伐鲁北鄙的时候包围了防邑,而鲁师自阳关增援,因此防地应该在更北面的今山东新泰附近,且距离阳关不会太远。
《传》文认为《经》记载此事主要是因为尽管随时面临齐国的入侵,臧孙仍特意提出等到秋收结束后的农闲时分再筑城。实际上原因当然不止于此,此处加强了防御当与《经》、《传》襄十七年齐师围防、桃等邑的事件相呼应。
按照轮换规则,此时城防的应该是仲孙蔑、臧孙纥统帅的中军。不过结合两年后加固叔孙封地成邑(前558)的规格,这种边境要塞的加固可能仅以一军难以胜任,因此参与者还应当包括季孙率领的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