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邶风·谷风赏析 (日常作业)

    《谷风》是一位弃妇对薄幸前夫的怨恨陈词,词调哀婉缠绵、深厚含蕴、感人至深,在《诗经》的弃妇诗中极具故事性和表现力。

     一章妇人斥夫变心。写丈夫性情暴躁,变化无常。夫妇同心共死本是常理,妇人却遭到了丈夫的背离。二章妇人被遣返家。她步履沉重,犹豫徘徊,不忍离去。诗中反复出现“宴尔新昏”的怨责之言,“新昏”的宴乐,只在其新,一个“新”字便可以击垮所有的旧德。三章写妇人被弃之因——色衰。四章写妇人勤俭持家。妇人殚精竭虑,治家有功。五章妇人斥夫忘恩负义。当物质生活富足时,丈夫却把妇人比作毒物予以抛弃。六章妇人忆往昔。丈夫与新人尽情欢乐,却让妇人应付困苦,不禁让妇人回忆起当年两人恋爱的场景。

    本诗将比兴与赋和谐的结合。以第一章举例,以河水设喻,生动而贴切。泾浊渭清是自古以来的传说,其实是泾清而渭浊。泾水喻新人,渭水喻旧人——妇人。渭河的水本是清的,只因泾渭合流,渭水才浑浊;妇人是美的,只是因为丈夫有了新人,才会被觉得丑。妇人的色衰成为了她被抛弃的借口。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子才华不仅不会减退,而且还会逐渐增长,但妇人美丽的容颜定会凋零,男女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当大到男子无法忍受的时候,他们便会找借口抛弃勤劳、善良的妻子,另娶新人,在诗经中这样的悲剧性女性有很多。

某种意义上来说,弃妇既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文学现象。由《诗经》中的女主,到魏晋南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宋代的唐婉,弃妇形象不断出现,与专制的男权社会密切相关。《诗经》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奉行的是父权制,妇女是男权社会的附庸品。在这种家庭的两性关系中,只有妇道,而没有女性的主体存在,妇女空费一场劳苦终未享丝毫人生幸福。

    诗中男主人并非属于上层,起先还是贫贱夫妻,后来丈夫家境富裕,便另娶新人。这便破坏了夫妇之道,其责任自在夫。古人常以“良人”称丈夫,这个丈夫便是昧良之人。《诗经》时代,宗教礼教虽不及封建社会后期那么严密,但女性仍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妇女,婚姻是她们唯一的出路,但这样依附的婚姻关系使她们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时候她们的兄弟还指望她们的嫁妆来娶媳妇。诚然,男女之间还存在朴素、热情的真挚情感,但在下层社会已呈现出萎缩的趋势。终究婚姻要靠真情来维护,而不只流于表面看所谓的姿色。

    值得说明的是,《谷风》和《氓》这类弃妇诗有共性,一是被弃的原因——色衰爱弛。二是妇人被男方抛弃后思想和精神的转变,之后逐渐变得成熟、冷静、理智、坚强。《诗经》中的现实精神,值得我们去深究,女性该怎么看待婚姻以及处理在社会的关系仍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引用木心先生《诗经演》中的《谷风》来激起我们更多的感触,“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无洸无愧,采葑采菲,其致下体,德音不韦,及尔同至,五载荼苦,其甘其荠,沾兄沾弟,叩兄叩弟,渭以泾浊,湜湜其沚”。

                                                        (文章部分语言参考了书籍,如有雷同请指出,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谷风》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此诗以一个弃妇自述的口味,诉说了她的不幸遭遇。缠绵悱恻,怨而不怒,是前人対此诗的...
    四夕清禾阅读 1,625评论 0 1
  • 诗经详解(一)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汉唐雄风阅读 4,335评论 0 41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321评论 0 18
  • 习习谷风(东风),以阴以雨。 黾(mǐn,努力)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葑、菲:蔓菁、萝卜一类菜),无以(不...
    ananli阅读 475评论 0 2
  • 《诗经·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
    七徽阅读 1,962评论 37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