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分享的是我对于读书这个事情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也是因为我自己通过读书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所以我也想通过写出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维,也希望分享出来给大家带来一些价值。
我从2019年八月份开始阅读,我说的阅读是指在学校课程以外的一些非专业课本。到现在快半年了,每周阅读时间在6-7个小时,每天平均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看书。
先说说知识无用论。
可能大家都有读过四大名著,不说全部但部分总应该读过。但事实上我连一本都没有看过,对于四大名著的印象只有小学初中时候背的那些作者、年代之类的,还有就是小时候在电视剧上面看到过《西游记》。
对于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我们学生的阅读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但从现在的我和身边同学们的状况看来,有没有读过四大名著好像并不是很重要。
而且在现实社会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阅读量比较多的人,他们的生活好像并没有比我们好到哪里去,有的反而比我们还差。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有一些出身很低,学历很差的人,也能混得很好。
这也是很多人把“知识无用论”挂在嘴边的原因之一:读了这么多书也就这样,有的人读的比我多混得比我还差;有人不读书也能成功,那我还读个锤子。
人们总是会为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寻找理论,他寻找的越多,就会越相信。
这一些现象其实是不能证明知识无用的,因为我们对于读书的目的弄错了。从我开始认字到我大学三年级,我一直都认为理想的读书状态是这样的:取得成功以后,躺在椅子上面,旁边泡几杯茶,悠哉的读书。我总是以为读书是一种成功人士的闲情雅致,我们普通人哪有这么多的心思去做这些事情呢?这是我以前对于读书的错误认知,可能你们也会有一些其他的解读。
但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周恩来曾经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先生也曾弃医从文。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的目标没有必要这么伟大,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我们心中对于“更好”却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导致我们看到什么容易赚钱就往什么地方冲过去。今天看到这个好,就去做一下;明天发现了新的东西,又去学一下。
我也陷入过这样的困境,看见有人帮别人修图能赚一点零花钱就去学PS,没学多久看到别人做PPT也能赚钱,我又开始去学PPT了,还要一些其他的都是“感觉不错”就去学了,最后什么也没学好。
首先,读书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打开眼界。
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相关的书籍,只要你有兴趣的你都能找到,然后在书中你会看见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同时也会推荐一些好的书籍。慢慢的迁移,你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你会认识到怎么样的“更好的自己”才是你想要的,这也是找到你目标的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
第二个,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
我们对未来事情的预判、对热点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我们以往的经验,对于缺乏思考能力的人来说,他们是从媒体上获得这些认识的。但我们的经验并不总是可靠的,因为那些都是我们个人的经历,积累以后形成了一些思维和行动上的习惯。这些习惯有的不错,但大部分像我一样的普通人积累的习惯就很普通,会在无意间让我们浪费了很多的机会。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比上网了解更加全面以及深入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也会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东西,让我们的思想更具有包容性。
你知道的东西越多,你就更能看清社会上一些看起来很奇怪的言论或者行为,你的注意力也不会那么容易被社会热点所吸引。
第三点是通过读书来改变我们自身的行为。其实这才是我们读书最大的目的。
回到开头,依旧很多人相信“知识无用论”,因为他们读书以后没有看到自身的变化,便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改变是很主观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逼自己行动的。
例如我最近的任务比较多,我总是做着这个想着那个,做了一点进行不下去了又做下一个。导致很长时间过去了,我的任务没有一个完成的,这样我仍然会很焦虑。
在早上看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句话:每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我之前为什么不知道用呢?因为我还是在以我以前的行为习惯去做。然后我在电脑便签上写下了这句话,提示我写文章的时候不要去翻手机看其他的事情,不然我今天可能一件事都做不好。然后我强迫自己先把当前的文章写完,再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如果我自己的行为在看书以后没有改变,一段时间以后,我也可能会说“知识无用”。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不去行动,却幻想得到更好的结果,那真是不可能的。
现阶段,我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成长得更快。书上说写文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他倒逼着你去看书,这样你才有素材;另一个把自己脑子中的东西写出来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所以呢,我就给自己做计划,让自己每周至少要写一篇文章。因为知识只有用起来才是有价值的。
最后:
读书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当你通过读书尝到了一些甜头以后,你真的会爱上读书。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多读读书,多尝试一些你在书中认同的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有你的行动真正的改变了,你才会收获更好的结果。
欢迎大家和我交流,一起成长才能做更好的朋友!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小鱼成长记录册
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