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座飘零的岛,已经被切断了通往陆地的唯一的桥——笔者
一
我对乡愁的概念认识的不够深,尽管在我上初中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每周的日记中开始描述离家的苦,但是毕竟是无病呻吟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每周的作业布置。因为我很小就学会了说谎,在小学三年级初学日记之时,就将扶老奶奶当成每天的必记内容,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病呻吟的文字总是我在百无聊赖之时,所写下的文字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我却并不以之为耻。
宏大的历史叙事,掩盖的可不是一丁点的个人微小的生活片段,活生生的人物,包括他们的悲欢,都被有意的忽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总是采用宏大的视角,来审视某个人的生活图景,并判断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观点有无对错,并强加上他们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的说谎,其实也是宏大的历史推力造就的,我是所有那个阶段,我们班级说谎的代表之一。
宏大叙事,产生变异,历史反而不是一个整块的,而是被撕裂成了很多块。
例如当前的精英阶层,其实和普通的民众,就产生了严重的分化,而非本该有的融合。道德优越感,开始杀人了。
政策的动向,永远关系着农村的福祉,也关系着农民们能否更好的进行下一个历史阶段的生活。当然城市中也是这样,即使如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规则被摆在了明面,它本质上也是规则,坚守内心的人,或许能够采用一定的方式绕开这种规则,成本必然很高;想要节省成本的人,却加入了这种规则,最终付出了自己的内心成本。
这是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对错。因为为了生活所进行的一切行为,有时候是无关道德肮脏与否的,毕竟活着才有意义。
但是有时候,如果我们对这种宏大规则的动力提出一点疑问,我们后续就要承担被道德谋杀的风险。
关注个体的悲欢,就是探究之所以展现某种异于常态的行为背后之成因,这才是真历史的温度。
二
我们总是屈从于历史的宿命,宏大的政策指向,让一座座自然的村庄强行成为水泥钢筋丛林,面目全非的农村面貌,背后是高离婚率、高失业率、拜金主义、物品崇拜以及乡间情谊的淡漠。一切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像原始的动物性过度。
你认为这是经济问题么?不是的,尽管所有的报纸都在用经济理论阐述着所谓的合理性,但是,只要你认为发生的一切都让你内心难以舒适,那么,这种经济理论就是阴谋。在这种经济阴谋论之下,我们发生的一切撕裂,都是可以预见和理解的。
而且经济理论的派别之分,本身就很容易和别的什么结合起来,所以,各种理论就开始为其服务了。
我们用近乎绝望的态势生活在这个历史的滚滚潮流中,经济方式的单一性、社会行为的趋同性、还有人类生存方式的依赖性,都需要借助一种非常宿命论的东西才能进行。造成宿命论的这种东西,强大到你不可能表达个人的任何观点。你必须听从它、服从它,最终顺从它,直到你的行为成为一种常态。
你尽管想做个平凡生活的人,但是如果让你弯腰去生活,这个生活的状态就不是平凡,那就是平庸。
有人会质疑我的观点,但是你可以从历史上梳理一下我们每代人生存的那点空间,到底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唯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我们的历史阐述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混乱过,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之前的那几代历史岁月中,无论对错,历史总是一种阐释,但是今天,有人试图强加给我们同样的历史阐释,但是因为时代的走向,这种阐释的强迫力正在民间被消解。
但是消解之后,结果的重建,真是一个悲观的现实。
最可怕的东西,其实就是过渡衔接到底好不好,对比起来,而不是观念一统到底坏不坏。
你也看到了,所谓的第三方精英阶层在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出现过,或者,从来没有成功出现过。
三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出现那么多的鸡汤?
我们要奋斗,我们要不负时代,我总是纳闷于这些小青年的口号:你为什么不可以负某一个时代?你为什么一天不可以慢下来,一碟花生豆、一杯浓茶,抽支烟,待到日落西山,趁着晚间天气尚热的时段,看一下凹凸有致的姑娘在街上跑步之时,胸部两块肉上下起伏?
你奋斗的意义在哪里?
社会生活本来就可以有这样的片段的,但是,强力的裹挟,社会都趋同了,天性中本来闲适的一类人,也被加入了所有的拼命活着的人群队伍中去了。
你想想你怎么逃离这种宿命,你倒是说说看,你能为你现在的生活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么?
其实你都是在挣扎的活着,或者挣扎着不死而已。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死周期,一个不努力就会死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没有所谓的平凡,只有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