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每天脑子里都是满满的令人烦躁的事,这些事毫无疑问的没有一点点的产出价值,所以把一些没有产出价值的东西放在脑子里简直就是在无情的吞噬脑细胞啊!现在最迫切的是要把这些垃圾倒掉,再装些有产出能力的东西。但是装些什么好呢?我觉得首先要在自己的脑子里装上这两样东西——
1.系统的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2.能够促使自己持续成长升级的概 念和方法论
一、先来说说什么是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这里还是要啰嗦一句,所谓系统的知识就是很多知识点在被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形成了可以正确指导实践的完整体系。前不久在知乎live上听李笑来老师关于如何选书的讲座,里面提到了关于“碎片化阅读”的价值,他是这样说的——“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通常我们过于关注碎片化信息是因为害怕错过些什么,而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渴望有一点什么,所以就特别害怕任何机会。充实的人是不怕错过什么的,因为已经充实,错过点什么,真的无所谓,机会有的是,错过一大把又如何?反正因为充实而能够相信自己确实有实力终归抓到至少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
想想还真是挺有道理,不系统的知识用起来也挺费劲,产出价值更谈不上。对于碎片化知识我所听过最经典的类比就是:碎片化的知识就如同一堆瓦砾,而仅仅一堆瓦砾放在那里是不能称作房子的,只会看起来更凌乱。
因此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必定是也只能是系统的知识
一般来说,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1.可以积累,因为它有积累效应
2.必须应用,因为它有指导意义
3.值得传播,因为它可造福大众
也就是说,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引发思考,促成行动,最后所带来的改变会形成新的局面,并且,那些有繁殖力的知识,还会帮你吸收、理解、运用更多有繁殖力的知识。在比如说,概率、统计,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外,甚至可以直接用来赚钱……
下面再来说说那些没繁殖能力的知识吧,以方便我们做一下对比和区别。比如:
1.因为强烈的猎奇心理去了解某明星的绯闻
2.很多新闻媒体每天推送的消息。(关于新闻我是真觉得90%以上都是没啥用的,很多新闻类APP一旦我们点进去就会一不小心陷进去,无端的浪费很多注意力。)
3.下面说典型的,即可以称作知识但却无繁殖能力的
比如: 地球现在究竟有多少人?
类似这样的问题的答案多少也可以称作知识,但是用上面提出的概念甄别一下就知道,这些东西根本没啥繁殖能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