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翻到予之三月末的那几篇文章,在我看到那其中一篇的标题的一刻,我的思绪便像是被触动的琴弦,在脑海中演奏着青春的和弦。
图片来源于 占本夕.
三月二十三号清晨六点二十三分五十四秒,你从充斥着塑胶气味风中向我走来,叫了我一声:
“卢昔之,听见我没。”
我便从肆意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回首向你望去,你一只手遮住黑色外套的衣角,大概是怕被疾步走来所搅动的风掀开,另一只手在朝阳光辉的映照下朝我挥动着,那透白的手心反复遮挡住不算强烈的阳光,闪到了我的眼睛。
我说:“咋了,有啥事。”
你回答道:“我昨天夜晚又更新了,你周末回去记得要看。”
“好啊,那你写的那一篇题目叫什么啊?”
“我被昨夜的冷风追了一路。”
你被昨夜的冷风,追了一路。
现在看来那并不是一篇太受欣赏的诗,但是那首诗所记录的,是我们两个人在那段摇摆不定的日子里,低首再奋发,将落日交给远方……以至于我在看到那标题的一霎,灵魂为之一振。
你会在那摇摆不定的青春里,低首又奋发,将落日交给远方。 ——占本夕《致卢昔之》
我曾无数次在作文里引用了你所写的文章,尤其是那篇《致卢昔之》。
我想着,能遇到一个愿意为我在深夜执笔写下并赠予我文章的朋友,该是多么荣幸。
我们都庆幸拥有着相同的爱好,也是你带领着我走进了简书,依然记得在我那段颓废的日子里,是你在书桌前字字品读着我写下的文章,也记得在后来的某一天,你在我无意间写下的句子上做了标记,还写上了“牛啊”,感谢你这些日子以来的鼓励,我一直欠着你一篇文章,今天,我还给你。
我们都一致的把写文章当作是救赎,我们都在这平凡的日子里,记录着枯燥乏味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点,就像是两个韦恩图交织在一起,写文章,便成了那相交的一部分。
这篇文章很短,仅有750字,因为那是老师要求我们语文作文的字数。
谨以这750粒文字,纪念这未完结的青春,那是一段,没有遗憾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