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写完两项作业后,不再理会论文的事情,你可以说是懒惰战胜了奋进,也可以说是拖延症晚期,懒癌治不好。
管他怎样!
有家,有流水的可口饭菜,有可以懒着躺一天的大床,只想静静的补充体力和脑子。
这个本该好好修整的端午,终于在节假日即将结束的傍晚,有了休假的模样。
宁静的夜晚,黑暗的小窝,窗外若隐若现的霓虹配上耳机里音乐广播主持人柔美的声音……
这种时刻最适合静下来,想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
昨天在车上,偶然和爸妈提起了最近高分好评的电影《摔跤吧,爸爸》。
记得当时跟小伙伴一起看这部电影时,哭的稀里哗啦,为片中爸爸的坚持,为永不放弃的精神,为最后两个女儿取得的成就……
我问妈妈,“感觉怎么样?”
没想到,妈妈说,她不喜欢。
“理由呢?”我好奇。
“因为看到了自己”。
嗯。
看到了自己。
想想的确如此。
从小,妈妈就对我要求严格。据她回忆,我2岁开始按照她的意志写字帖,那时因为年龄的问题手握不住笔,顽皮起来常常坐不住,东扭扭西看看,但她立下了严格的规矩,要求我从描红开始学习写字,一天写一篇,若写不完就不许做其他事。
也许在这中间我像影片中的女儿一样有过多次抗争,但最后,一天一篇的规矩从未被打破,一直写到小学六年级结束。
到了6岁,妈妈让我学习绘画,她的想法是不要求我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多远,有多大成就,就只当作爱好培养。
只是当作爱好!可她每周末依然坚持陪我去少年宫。
下雨,下雪,下雹子,雷打不动。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是补习班2.0升级版,我当年就是1.0原始版,每个周六都有新概念英语的补习,奥数的补习,周日则在家各种写作业,周围的同学,大部分也是如此。
那时候做的最认真的作业当属手抄报吧,因为绘画不错,字迹不错,整体搭配也不错,总是能被老师选中展出。记忆里还当过一阵子文艺委兼美术课代表,班上的后黑板报很多时候也是我在负责。
按照今天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那些理念来看,这种儿童教育方式简直是糟的不能再糟了,典型的读写算,毁童年。
印象中最快乐的时刻,是迎着夕阳读各种杂志,心无旁骛的,直到华灯初上,饭菜上桌。
其实妈妈现在偶尔跟人聊天,会很骄傲的跟人家说,我女儿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看《莎士比亚悲喜剧集》和《冰心儿童文学作品选》,六年级写的作文还被班主任选中参加全国作文大赛获奖……
但是我小时候,妈妈不会轻易表扬我,可能是因为每年三好学生,优秀绘画等奖项拿的很固定的原因吧。
记得有一年冬天回姥姥家,看到表妹只拿了个班级小奖,姥姥姥爷都炫耀的不行不行的,我心里多少有些难过,妈妈在一旁更多的是不屑,她心理觉得她的女儿更优秀,但她一直教育我,优秀并不是炫耀的资本,你可以做的更好。
小时候的梦想总是很纯粹,若你现在问我,梦想是什么,我一定苦涩一笑,摇摇头回答不知道。
儿时想当作家的念头却延续了很多年。
那时候喜欢看书,写写东西,买书贵加之图书馆离家太远的限制,迫使我为了让妈妈买书给我,常要拿期末考到前三,数学95+的条件来交换。
后来上了初中,随着功课负担进一步加重,她不想让我被pass掉,拼命找人帮忙补习数理化,这种强调均衡发展不掉队的教育方式让我对文学的兴趣一点点减弱,直到高中一度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甚至最后,差点儿让她失去她的女儿。
所以今日,在她看到大家疯狂转发影片中爸爸教育方式如何如何对,如何如何为孩子好的朋友圈儿推送时,会黯然神伤。
她极不愿意触碰这段内心深处的伤痛。
她之前常常强调,以后长大了你就会感谢我对你要求严格,狠心训练。
现实是,在失去与放手之间,她不再坚持自己的理念。
其实后来我也曾反思,当年将所有压力大的责任都推到妈妈身上,或许并不公平,我本身也有很多问题,亦没有修炼出一颗强大的内心。而且,今天的我身上所拥有的,在别人眼里很多好的习惯,都是在这种行为主义训练的模式中被培养出来的。
只是需要用童年的很多快乐来换。
不过教育总归是没有对错之分,永远奔走于树立大方向,不断纠偏,最终趋于最适宜的轨道上。
好在老天爷很公平,关门开窗都恰到好处,给了我和妈妈彼此修正,改进的机会。
今天的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以完美主义的标准来束缚生活的美好。
大人们总是说年轻不努力,老来会吃亏。这话对有些人很适用,但对本身就会给自己施压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该奋斗的年纪的确要奋斗,可别忘了自己还有生活。正如一篇英语文章提到的,加班到死的爸爸的确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他生存技能一流,但他从来没有家庭,没有生活。
现在的我和妈妈,已经跨出这个怪圈儿,在彼此认可的道路上,勇敢携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