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钟食一 (ID:zhongshiyi2007)
少年时十分喜欢的一本书是《唐祝文周四杰传》,讲得是江南赫赫有名的四位才子,其中年纪最大的祝枝山十分鸡贼有趣,说出了许多金句和歪理,什么“待要悬梁自尽又怕勒伤了我的脖子,待要跃入波心又怕浸湿了我的鞋袜,真叫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那会边读边想,真心求死的人哪里还管得了那些身后事,真真是个矫情人。长大后才发现,那些一边喊着我不活了的人,往往只是喊喊,从来不真正行动,反倒是一言不吭凡是死扛的人容易想不开。
人生是一条孤独路,我们独自来最后还要独自去,黄泉路上无人与你做伴,因为阎王要你三更死,断不会留你到五更啊!
记得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会,也一本正经的跟同学讨论过孤独和寂寞的区别最后一致的结论是,孤独不等于寂寞,孤独是更高层次的个人状态和感受,后来的后来终于知道了孤独感会成为怎样的折磨人的利器。
春节独处孤独感猛如毒药,有人会在大年夜一个人与未曾谋面的人说愿意电话24小时开机陪聊天,愿意与她有个归宿。这就像溺水的人一样扑腾,跟人说来救救我吧,我怕了一个人待着!为此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哪怕说些言不由衷的话!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话还真没说错。
微博上问,你在什么时候感到孤独?
有人是下了地铁之后看到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灯是为自己而亮的,有人是在傍晚的时候睡一觉,醒来后天都黑了,漆黑的房间里只有自己的呼吸,好像要被黑暗淹没,要崩溃的感觉。
人都会死,这是肯定的,时间地点未知,我们都乐观的预计自己可以健康到老,寿终正寝,直到某天身边的一直在的朋友忽然就得了急症没了。
你曾在书里读到过某某人暴毙,或者急症而亡的时候还想,哪来的那么多急症,一定是另有隐情。
轮到现实中的时候,只觉得懵,久久回不过神来,不会吧这就没了?
毫无思想准备啊,还没有好好的说过话,没有告别,就再也……我们大概再也没有机会见了,毕竟谁也不知道死去的人到底去了哪里?是否存在下辈子这回事!
明天起要温柔的对待别人和自己,因为人生是减法,见一面就少一面,应该要珍惜。
配图来自网络
微信公众号: 钟食一 (ID:zhongshiyi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