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作者:剽悍行动营8期老铁 建安
行动营快开始的时候,我在长沙参加李海峰老师的DISC巡讲,当天有很多猫群的老铁也来了,老铁们两眼泪汪汪,脸上满是相见恨晚的表情。回忆自己参加读书营或者行动营的峥嵘岁月时,老铁们都说了这个词:怀念。
怀念那些激励人心的日日夜夜;怀念群里老铁互相鼓励,慷慨互助的激情;怀念当初逼迫自己不断进步的点点滴滴。
直到现在,剽悍行动营要告一段落了,梳理这22天的收获时,我觉得自己还是错过了太多,该做的没做好,该链接的人没去加,但收获之大,还是让自己惊喜不少。
1. 读书
参加行动营之前,我不认为自己一天能读完一本书,并写一篇清单体文章。但在行动营前11天,这却是每个老铁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那段时间我的事情挺多,新筹备的培训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陆续有学生过来上课,每天下午上完课后都差不多4点多了,才马不停蹄地开始写文章。
但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从《微习惯》开始,我开始了每天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打怪升级之路,开始的时候写得磕磕碰碰,怎么提炼最重要的十个观点?怎么写才对自己的收获最大?我一边看书一边在白板上记录重要的点,觉得特别充实。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说过:你看到的只是信息,真正产生了行动才是知识。以前读书时,大多感慨了事,即使在心里激起了波澜,过一会儿也风平浪静了,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为了更好地吸收书中的知识,我“自私”了一把,写文章不都是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写到大家心坎里去吗?这次我换了一种方式,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写对自己行动有好处的行动清单。
这样的方式让我自己受益良多,比如看了《细节》后,我根据自己培训机构的实际情况,在价格、服务上设计了一些“拉拢人心”的小活动,效果真的不错!
真的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是我之前很少有过的体验!
2. 链接
社群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更深层次的链接。
道理都很明白,但真的难做到。这是我在这22天行动营中最真实的体验,也是我在这22天中最欠缺的地方。
不管是大群,还是小分队群,我的发言都很少,存在感极低,更多时候是在默默地爬楼看信息,也有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充裕,看手机的次数较少。
我也经常在想,多一个朋友多一个可能性,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广交友呢?
追根朔源,还是觉得自己提供不了多大的价值,好像我知道的大家都懂,甚至懂得比我还多。在这样的心理下,我虽然很渴望有很多不同行业的朋友,却迟迟没有行动,因为不知自己到底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即使现在在写复盘文章,承认自己性格的缺陷依然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在行动营的后期,我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结,以真诚之心对待别人,竭尽全力提供自己的价值,不也是一个进步吗?
3. 见识
不跳出自己的井口,永远不知道外面的天到底有多大。
自己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自己的见识的高低,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努力。
每天看每个连队的优秀文章,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高手,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这也让我看到自己离高手的距离真正有多远,知道自己要成为高手还缺什么。
比如分享课程刚听完,马上有老铁做出了思维导图,提炼了各种观点金句给大家学习,晚上12点刚过,就有老铁开始发当天的打卡文章。
优秀的人,不是哪一刻做的好,而是他们在学习-总结-进步的路上,随时快人一步。不是他们工作更清闲,更不是他们时间更多,而是他们更擅长利用时间差领先一大群人。
这不就是干掉拖延最有利的武器吗?专注于重要不紧急的事,而不是等时间流逝陷入紧急时才心急火燎地去完成。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22天的行动营,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在这22天中,我知道了怎么去看书,怎么链接朋友,怎么去努力才能缩短差距。
而这些习惯,我也会一直坚持,我想,这也是我参加行动营的初衷。
最后对自己说句:我实现自己22天前许下的诺言,说到做到。
对所有老铁说:感谢你们的鼓励和分享,特别是2连7排的排长大大、同桌以及其他老铁,谢谢你们!
<附>
为何叫剽悍一只猫?
剽悍:灵活而勇敢;猫:九条命,经得起折腾。
脑袋灵活不僵化,
遇事勇敢不怯懦,
扛得住挫折,经得起折腾。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灵活勇敢且经得起折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