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两首诗初读有些相似,都以兰花开题,诗人都是初唐诗人,而且张九龄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改革精神,因此诗风上有类似之处。
但仔细品读后,两首诗还是有些区别的。
张九龄作诗擅长比兴言志,这或许与他官至宰相也有关系吧。尽管为人正直清廉,但身在官场,总不能太直白,借物言志,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与激励。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被贬职之后所作,曾位居宰相,突然遭受皇上的猜疑,奸人的诬陷,这个落差一定让他内心极度失落。他不禁回想自己的一生,他所有的成就只是出于偶然吗?只是上位者一时兴起的恩赐吗?不,他的成功源于自身的才华与才能,就像春兰与秋桂源于自身的美好,“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守住本心,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张九龄不愧是“宰相诗人”,他见多了朝堂的沉浮,人世的无常,所以他的诗带有哲学意味,表现出一种人生态度,让人越品越喜欢。
再看陈子昂的《感遇诗》,诗人也是运用比兴手法,但侧重托物抒怀。兰花在春夏间郁郁葱葱,高洁而美好,可也抵挡不了凋零的轮回,“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美好的事物总不长久。个人觉得,这首诗没有上一首立意深远,回味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