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城市的冬天总是不太好过,住惯了东北温暖有暖气的房子,经常在南方的冰屋中被冻醒,然后就回忆那种穿着睡衣在屋里横逛的日子。
好在室外还不算寒冷,十度以内,稍一活动还会出汗,但室内实在太冷了,空调是常开着的,但看书久了就冷彻骨髓。为了找温暖,有时会去一些商场,坐在休息椅子上读书,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提醒我不要睡着,一举多得。
冬春的阳光是罕见的,一旦天空中出现太阳,似乎整个城市的人都出来了。街道上人满了,公园里人满了,更不要说各个茶馆,一座难求。尤其是公园里的茶座,去晚了根本找不到座位。每个公园里都有这种露天茶座,其实很多街道里也有茶座,大树下,河水边,各种茶馆。喝着茶,聊着天,或者发呆,一坐就是大半天。喝茶的自然是老年人多,也不乏中年人,年轻人多在工作中,那“死亡一号线地铁”也显示着年轻人的拼搏。不过看着满城的人在阳光下散步或者喝茶,还是会产生疑问:“他们都不上班吗?”
这里的人真的生活得很从容,很少看到匆匆忙忙的人。印象中一家很受欢迎的捞食店竟然挂牌说“冬休三个月开春再营业”。这里天亮得晚,一切都不急。天黑得更晚,都八点多了,还大亮着呢。东北家乡的人们,不少在这个时间都睡觉了。这里的人喜欢吃火锅,每到饭口,几乎没有火锅店的门口不排队的。难道是外地人慕名而来吗?不是,还是本地人更喜欢辣辣的红油火锅。在东北,从远方回来一般都在家里吃饭,以重温家的味道,而这里的人更喜欢去外面吃。我开始很回避这种火辣,后来吃饭时如果没有辣味,就觉得菜味儿太寡淡了。
最让人喜欢的是满街的路边花儿,那冬季绽放的角瑾总是让人心花怒放,总能让人看到希望。原来很少见到甚至没见过的各种花儿次第开放,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无尽的色彩。
待天慢慢暖和一些了,就可以去公园的长椅上读书,或者在一些老年人聚会弹唱的亭子边上坐下。晒着太阳,温暖着;读着书,安静着。有些老人会过来问读的什么书,问在他们的演奏中歌唱中是否读得进去,我很认真的敷衍着:闲书,看得进,蛮好的。我不好说出那不通俗不文学的书名,他们其实也不是想知道什么,只是闲着也是闲着,或者眼前闪过他们曾经的影子。
这里的公园真是不少,我比较喜欢浣花溪,那里曾是杜甫的活动场,在那里生存,在那里思考。我是一俗人,我只喜欢那里的幽静和那座只能远远看着的水中鸟岛,听他们鸣叫,看他们飞翔。是的,我用“他们”而不是“它们”,因为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存在者。
就要离开了,还真是不舍。那花,那水,那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