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话时,我们在谈些什么?——读《管理:责任、使命、实务》有感

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卡耐基



每天,我们都会和家人、朋友、同事或师长进行多多少少的交流谈话。那么,在每一次谈话中,我们究竟在谈些什么呢?

通过《管理:责任、使命、实务》一书,我认识到,谈话真是一种极为日常的艺术。

当我们谈话时,从表象上来看,谈的是彼此对某一事物最直接的感知与观点。交换经验,传达信息,从而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只是,这样的沟通交流一定能成功吗?我们在谈话时仅仅希望告诉对方一个既定的事实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从深层上讲,我们每一次谈话都在向对方倾诉内心的期望。我们努力通过交谈在彼此心上构筑新的形象,巩固信念之基,期待使自我思维的建筑更加稳定而庞大。

对于有别于我们的期望的声音,在每一次谈话后或进行深究、转化,或很快遗忘。毕竟,我们的大脑更易接受它想接受的。

更进一步说,我们之所以交谈,是源于对对方的要求。唯有相互满足需求,才能保证谈话的成功;如果不能满足彼此的要求,必将影响谈话的质量。一次低质量的谈话,如果是一次价值观的苟同,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为此,在未来的每一次谈话前,我们最好先搞清楚彼此最期望得到的都有些什么。若要追求更高品质的有效谈话,我们必先多多尝试换位思考,致意倾听,增加彼此间的体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