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在《什么?父母皆祸害!你怎么伤害了你的孩子》一文中,腾讯教育发起了一个投票:你认为家长哪种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最大?有近4000名腾讯网友参与,其中网友投票最多的是“间接人格伤害(辱骂、侵犯隐私)”,有25%的网友认为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最大。这种伤害,排列第一的就是父母一直夸赞“别人家的孩子”。腾讯网友“顾仁荣”就很不喜欢这种行为,“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N个孩子比,常对孩子说,你什么什么不如某某。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其他孩子的强项比,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有几位教师的孩子在学校就读。作为父母,便很关心,期间也少不了比较。说到比较,最上心的就是考试成绩,成绩的比较也最是一目了然。自己也不能免俗,每次考试完毕,分数还没有算出来,都要先看看女儿每门功课的成绩,然后再看看其他孩子的,心中暗暗地计算一下总成绩和名次。成绩好,心里偷着乐,成绩不好,忍无可忍,可能就要给女儿找些不是了。这时候,我仍然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绝不把女儿和其它孩子的成绩与名次直接比较。我会让她分析考试不好的原因,找出试卷上的问题,然后改正过来。
做教师都是好面子的,尤其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更是如此。孩子成绩好,便觉得扬眉吐气,成绩不好,似乎矮人一等,说话的底气都不足。作为教育者,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实在说不过去。可是,教育是件复杂的事情,不是说你能教好别的孩子,便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曾经目睹过一些优秀的教师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无能为力,当然,也见过很多教师的子女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教育问题上,教师毕竟还是具有一些专业知识的。
现在要说的是将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似乎特别重视选拔功能,既然是选拔,就少不了比较,因此,从上小学开始,孩子的噩梦就来了,老是处于与别人的竞争与比较之中。“最近考试了没有?”“你考了多少?”“你在班上多少名次?”这些都是父母的口头禅。孩子们被弄得不厌其烦,但是也没有办法,想上重点中学,想考重点大学,你就必须有一个好成绩,你在组织能力再强,你的篮球打得再好(除非有姚明那样的好运与个头),你多么有礼貌,你动手的能力多强,这些都是浮云,学校、父母、老师看重的只是成绩,做学生,成绩才是硬道理。可是,在目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既然现实已经很冷酷,那么父母是不是可以不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去比较,尤其是成绩方面。不断的比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丧失自信,在学习当中一旦失去了自信心,也就失去了动力,这可是比一两次考试的失败更可怕的事情。我们必须承认,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想要每个人都成为神童,成为天才,总能与第一名比肩,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看看,究竟是方法、基础、能力,还是态度除了问题,从而有的放矢,补缺查漏。如果孩子已经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那就不要过分强求了。做父母,还应该看的更远一些,孩子的智能也是多样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发觉孩子的长处更重要,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从而发现自己的价值。
农村老家有句俗语:“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家的乖。”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家里冉冉升起的明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被一大群人围在中心,可真是“三千宠爱在一身”。那时候,对孩子的顽皮、错误、失败总是给予最大的宽容,甚至因此而觉得孩子更加可爱。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作为父母已经不能容忍孩子的顽皮、错误、失败,这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大概是从上小学以后开始的,当孩子处于一个集体当中,父母便开始比较,这种比较是多维的,但是最重要的却是成绩。功利的学校、功利的家长、功利的社会造就了功利的教育,这种功利又变本加厉,成为对孩子最残酷的考量标准。是的,不可否认,家长也有自己的焦虑:社会竞争激烈,如果没有好成绩,势必在竞争中败北,这关系到孩子的前途问题。然而,对于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心智是否健全、品质是否合格却不屑一顾,这种过度关注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
家庭是温馨的,应该成为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父母是可信赖的,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可以依赖的朋友。其实,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赏识,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要知道失败、错误都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谁敢说自己一辈子一路平坦,没有犯过任何错误,为什么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要不宽容,不放过?即使真有大问题,父母也应该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条分缕析,找出症结所在,而不是扮作一个冷酷的批评者,指手画脚,却对孩子成长却没有什么益处。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要比,不要逼,不要鄙。